高粱米祛湿困

高粱脱壳后即为高梁米,俗称蜀黍、芦稷、茭草、茭子、芦穄、芦粟等,是我国传统的五谷之一。高粱米按其性质分,有粳性和糯性两种,粒质分为硬质和软质。籽粒色泽有黄色、红色、黑色、白色或灰白色、淡褐色五种。

高粱米味甘、性温、涩,入脾、胃经。其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 B1、尼克酸、维 B6、铁等都达到营养素参考值的 20%以上。

高粱米有食用及药用功效,具有和胃、消积、温中、 涩肠胃、止霍乱、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高粱米可以用来做米饭,也可磨粉和制作各种面食。高粱籽粒含有的丹宁,绝大部分存在于种皮和果皮中。丹宁有涩味,妨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容易引起便秘。为了消除丹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碾制高粱米时,应尽量将皮层去净。食用时,可通过水浸泡及煮沸,以改善口味和减轻对人体的影响。食用以白色高粱米为最好,含丹宁最少,角质最多,食用品质好。

高粱米适宜小儿消化不良时食用;适宜脾胃气虚、大便溏薄之人食用;黏性较强的高粱,适宜于肺结核病人食用。糖尿病患者应禁食高粱,大便燥结以及便秘者应少食或不食高粱。

专家建议,如果胃肠功能略差的人则可尝试做一些高粱羹,比如做银耳羹或玉米羹时放上一点高粱米,可让原本就很营养的羹汤更增加一些丰润的口感。王敏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