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拿破仑皇帝管到孟山都玉米:法国最高“衙门”开放参观
【欧洲时报梁毅报道】最高行政法院是法国行政法庭和行政上诉法院的总管理机构,也是最高审判机关。它上管高官、下管平民,在诸多争议问题——比如关于转基因食品、布基尼的判决均与其他政府部门唱反调。
9月14日,德国化工业巨头拜耳(Bayer)宣布完成对世界种子产业巨擘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的收购。转基因食品在欧洲各国一向争议颇大,法国农业部、最高行政法院(Le Conseil d’Etat)和议会之间关于是否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这个问题上,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否决政府禁令的功夫也多次大显神通。
国家行政法院--法国最高行政司法机构
法国最高行政法院起源于13世纪,在那时国王法庭(Curia regis)分裂为三个部分,其中一个是委员会法庭(Curia in consilium),后来的国王委员会(Conseil du roi),它也分裂为三个不同的部分:枢密委员会(Conseil privé)、秘密委员会(Conseil secret)和财政委员会(Conseil des finances)。
1799年,行政法院作为一个负责对针对国家的索赔作出判决并协助起草关键性法律的司法机关被创建。在波旁王朝复辟后,委员会作为一个行政法院被保留,但没有过去那么重要。它的角色被国会的1872年法案明确限定。
如今的国家行政法院(Le Conseil d’Etat) 即最高行政法院,是法国最高的行政司法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作用有:审判、咨询与管理。
向政府提供咨询意见的职能是国家行政法院历史上的首要任务。
向政府提供咨询意见的职能是国家行政法院历史上的首要任务。(本文图片均来自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欧洲时报内参)
具体说来,最高行政法院是法国政府在准备法律、法令和某些政令草案时的顾问;它同时是最高行政审判机关:对政府、地方行政机关、独立权力机构和公共行政机构或具有公共权力特权的机构的活动进行最终判决。凭借其在司法和咨询方面的双重职能,最高行政法院确保法国政府部门切实服从于法律。因此,它在法国是法治国家主要的组成部门之一。另外,最高行政法院也是行政法庭和行政上诉法院的总管理机构。
转基因玉米拉锯战:国民议会宣布禁种
2008年,法国政府声称这种玉米对“动植物存在不利影响”,暂停了它在国内的种植;2011年,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判决这项禁令无效;2012年3月,法国农业部再次声明暂停这种转基因玉米的种植;2013年8月,法国最高行政法院以政府提供的证据论据“并不充分”为由,再度判决这项禁令无效。法国农业部长斯特凡纳·勒福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管最高行政法院的决定如何,法国政府保持一贯立场,即不支持转基因作物。法国国民议会于2014年4月15日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一项禁止在法国种植转基因玉米的法律提案。
漫画家也毫不手软地拿起画笔讽刺此事:漫画标题为“孟山都的一种转基因玉米疑似具有毒性”,下面画着一只满身肿瘤的小白鼠,手捧玉米粒,不无嘲讽地说:“呵呵真的么?你们确定?”。
坐镇行政法院的审判员--精英中的精英
国家行政法院拥有三百名成员:一部分成员通过外部提名方式录用,主要是来自各级司法机构的法官以及行政部门的高级公务员;另一部分成员则由国家行政法院从法国国家行政学院(ENA)的毕业生中招收四到六名作为助理审判员。
法国国家行政学院(ENA)是法国顶尖的政治精英学校,法国各级领导人中有80%毕业于这所学校,包括现任总统奥朗德。同样毕业于该校的右派总统竞选人勒梅尔于近日宣称,如果成功担任总统,他将取消自己的这所母校。
近十年来,行政法院每年需要裁决的案件均在一万件左右。
最高行政法院首次“涉政”:拿破仑亲王案
1853年,拿破仑三世以“政治动机”为由,任命其兄弟拿破仑-约瑟夫·波拿巴为将军。然而在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覆灭之后,1873年的军事将领名录便将拿破仑-约瑟夫·波拿巴除名了,这名亲王转而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上诉,并被其受理。这一行为证明最高行政法院对政治决定具有裁决权。最终,行政法院驳回了拿破仑亲王的请求,并将这一决定传达给当时的国防部长。
拿破仑亲王案的判决结果在行政司法界具有标志性意义:在此之前,外界认定行政法院无权裁决政府出于所谓“政治动机”而做出的决定;但在此案之后,对于此类决定,行政法院也有权对其合法性做出分析与判定。由此,“政治动机”这一借口便不能成为某些政令的挡箭牌了。
国家行政法院同时是最高行政审判机关:它对政府、地方政府、独立权力机构和公共行政机构或具有公共权力特权的机构的活动进行终审判决。例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布基尼禁令事件”也须交由最高行政法院判决。法国最高行政法院于8月26日下午15点宣布中止Villeneuve-Loubet市政府的布基尼禁令。
不过,此裁决仅针对Villeneuve-Loubet这个城市。科西嘉岛的Sisco小镇市长在最高行政法院中止布基尼禁令后,继续在岛上处罚穿着布基尼泳装的伊斯兰妇女。他表示,由于最高行政法院暂时没有通知他本人,因此暂时不取消布基尼禁令。
著名的土伦大学中国学生案
2009年4月,土伦大学一名教授报案称,该校的中国留学生涉嫌出钱通过学校内部人员购买文凭。司法当局以“行贿受贿及造假”罪名立案调查,随后检方指控土伦大学校长维斯拉蒂筹划了一个腐败系统,中国留学生只要出钱就可以注册,一些女留学生甚至可能以和他有**易得以注册或得到文凭。
在法庭上,维斯拉蒂进行无罪辩护,说自己通过努力成功将一个快破产的大学振兴起来。他辩称自己七年间犹如在沙漠中独行,感到不公平。
这名55岁的校长在2009年司法调查期间辞职,被关押7个月。他曾被教育部永久禁止从事教育工作,但这一禁令最后被行政法院裁定无效。
死人精液受精案也归它管
西班牙女子玛丽安娜的丈夫2015年7月因癌症在法国死亡,死前丈夫将精子保存下来。西班牙允许使用死者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但在法国,只容许在在当事人双方均在世,且有能力表达意愿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授精,不允许使用死者存留的精液来生孩子。
这名西班牙妻子不服,上告至法国国家行政法院。2016年5月27日行政法院宣布判决结果,丈夫的精子被允许转移至西班牙以用于人工授精。
据称,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判决,因为根据西班牙法律规定,人工授精须在精子主人死后一年内进行。
行政法院不只是帮民告官,有时也“坑”一下民
据法新社报道,埃罗政府先前为了维护法国人的购买力,决定将电费涨幅限制在2%。但法国电力公司(EDF)以“加强法国的58个核反应堆需要更多资金”为由,要求向蓝价合同的顾客“追讨”电费,使其补充涨幅为5%。
所谓蓝价,是对个人收的最常见的政府管控价;黄价则是对小企业设定的管控价。行政法院最终裁定蓝价和黄价2%的涨幅“不足以抵偿发电成本”,应当提升5.7%,方可抵偿发电成本。行政法院规定,平均每个客户在2015年3月到2016年6月之间须向法电补交30欧元电费,且这一补交费自动从账户中扣除,没有事先通知。法电(EDF)2800万蓝价订户要补交两三年前已经结清的发票,此举使法电至少可以收回10亿欧元。
网友giantpanda表示,帮助调高电价这种事情最高行政法院已经做了很多次了。政府出于竞选的原因而忽略它的司法权限可谓一大丑闻。
移民的生活相关也和行政法院有关系
移民在法国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一般须向警察局申请工作居留,如果其申请被行政部门拒绝,被拒绝者也可向行政法院提出上诉,但无法终止行政决定的执行。
行政法院对外开放,内部抢先看
第33届欧洲遗产日将于9月17日至18日举行。王宫(Palais Royal)将举办“行政法院的幕后”(Les coulisses du Conseil d’état)展,此举可以让参观者了解法国行政法院的日常工作,工作人员构成以及其价值理念。今年和往年一样,还会展出著名水彩画家、记者No?lle Herrenschmidt的十余幅关于行政法院的水彩作品。
王宫的3d地图与俯瞰平面图。行政法院位于法国王宫(Palais Royal)一隅(左图中蓝色方框为其大致方位)。
建于1768年的“荣誉厅”(Le hall d’honneur)为行政法院的主入口。该厅由建筑师 Pierre Contant d'Ivry设计建造。
穿过荣誉厅步入大堂,大堂穹顶正中的浮雕竟是一个即将爆炸的炸弹,散发出浓烟和火光。在它的四周,环绕着四个长着翅膀的大贝壳。
左右两边的楼梯在二层的平台上交汇,交汇处的栏杆上,两个花体的字母“L”相互交叉,字母“L”代表着“Louis Le Gros”,也就是路易六世(Louis VI),这位奥尔良公爵绰号“胖子路易”。这位国王在王廷设置具有行政机构意义的“御前会议”。“御前会议”由国王召集,广纳贤才,会议的成员上至显贵官吏,下至市民和教士。“御前会议”不仅具备咨询、立法和司法的职能,同时成员之间亦可相互制衡,法国国王便借此巩固自己的政权。
顺着“荣誉楼梯”上到二层,你便走进了这个行政机构的心脏地带。左手边的房间是诉讼法庭的前厅
位于中间的是副院长的接待室。国家行政法院一直是由一位“副院长”领导,这是由行政司法法典规定的。“副院长”这一称谓由来已久,当时,国家行政法院的院长一职由政府首脑担任,或在副院长的辅佐下由一位部长担任。
右手边的“蓝厅”内挂着两幅名画,左边的那幅名为《拿破仑在荣誉楼梯前》,出自Merry-Joseph Blondel之手,意在表现拿破仑前来参观王宫;右边的那幅是“奥地利的安妮”(Anned'Autriche)的古装肖像画。这位号称“摄政王后”的奥地利的安妮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王后,她在路易十三去世后与儿子路易十四搬进了王宫,并在后者的统治初期与自己任命的首相儒勒·马萨林共同摄政。
行政法院地址:3 rue de Valois, 75001, Paris
本来来源:oushi1983
(编辑:攀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