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怎么科学的种植

具有香、糯、甜、软,口感好、籽粒皮薄无渣、味道清香、甜味适中,人人都喜爱。在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种植糯玉米,现在种植鲜嫩糯玉米经济效益好,一般每亩可以生产鲜嫩糯玉米3000个以上,采用育苗移栽可以种植两次,年收入是比种植干玉米好。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喜光,全生育期都要求强烈的光照。玉米需水比较多,除苗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外,以后都必须满足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才能获得高产。因为糯玉米的植株形态和生长发育规律与普通玉米基本相近,因此栽培技术措施也类似于普通玉米,只是在一些环节上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一、隔离种植:种植糯玉米要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糯玉米与普通玉米在相同时间开花,会发生杂交,结出来的玉米籽粒就变成普通玉米,因此,种植糯玉米要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在农村种植糯玉米一般都是采用比普通玉米种植提前或者延后种植。一般可以采取时间隔离,就是糯玉米的播种时间与普通玉米相差20天。或者采取空间隔离,糯玉米种植地与普通玉米种植相距200米以上。
二、种子精选和处理
1、选种、播种前精选种子是提高种子质量,保证苗全苗壮的重要环节,方法是要先进行穗选,然后将果穗顶端5—6厘米、基部3—4厘米部位的种子去掉,留下果穗中部的种子作种。这是因为果穗中部的种子最先分化,最先授粉,处在营养优势的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粒大饱满,营养物质丰富,最具有本品种特性,播种后发芽出苗快,容易形成壮苗。而基部和顶部种子分化晚,处在营养劣势下形成,粒形不正,而且不饱满,因此不宜作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晒2—3天,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增强种胚生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以利于苗全、苗齐。播种前24小时内用种子重量的0.3—0.4%粉锈灵药剂拌种,防治玉米系黑穗病的效果可以达到95%以上。也可以用50%多菌灵、苯菌灵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0.7%。或者用50%甲基托布津,拌种防治丝黑穗病,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

三、育苗:育苗移栽可以提早播种期,缩短大田生长期和套作玉米共生期,缓解多熟制的季节矛盾。玉米育苗移栽可以实现一年两季新鲜嫩玉米的种植,增加收入。适当增加密度,移栽玉米节间短,株高比直播玉米降低20—30厘米,还可以定向栽培,每亩可以增加玉米500—1000株。由于密度加大,扩大了叶面指数,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因此能提高产量。提高了植株整齐度,移栽可以大小苗分类栽植,而且行株距规格整齐,叶片可以定方向,因此植株生长整齐一致。增强抗逆性,玉米育苗可以提早播种期,终霜后就可以移栽,因此可以躲过低温、晚霜和病虫灾害。移栽玉米植株及穗位降低,并且根系发达,尤其是气生根条数增多,能增强抗旱力和抗倒力。
1、育苗时间的确定:一般是在计划移栽前20—30天开始育苗,根据当地的终霜时间往前推一个月左右进行播种,育苗时间不能太早,否则,玉米苗超过五叶一心后移栽将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2、营养块育苗,营养块育苗又称方格育苗。先选择好苗床地,再做成半地下式苗床,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合作土杂肥2000公斤,犁翻后细碎土壤,再开沟作床。半地下式苗床是苗床低于沟,苗床宽150厘米,沟宽大约26厘米,沟深16—17厘米。苗床面上每亩用磷肥50公斤与土壤充分混合。另外浇施清粪水(每亩750公斤),将苗床土表面轻轻拍紧,到起浆为止,然后与刀划成6.6厘米见方的方格,切口深大约10厘米左右。方格中间播玉米种子1粒,再盖细土大约1.6厘米。几天后苗床面干燥,逐渐开裂形成方块。
3、苗床管理:出苗到二叶期,重点是保温,控制20—25℃的床温,注意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5℃。二叶期到炼苗前,重点是防止玉米幼苗徒长,控制床温20℃,经常浇水保湿。炼苗到移栽,移栽前一个星期炼苗,采用每天中午揭开塑料薄膜,早和晚盖膜的方法。不浇水,移栽前两天用清粪水浇床准备移栽。
四、整地施肥,合理密植:糯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较,一般幼苗比较细弱,因此,种植地块要深耕,而且要精细,土壤细碎。结合整地,每亩穴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25—30公斤,与土壤拌均匀后定植。采用育苗移栽,实行宽窄行单株定向种植,即宽行行距1米,窄行行距0.6米,直接采用拉绳打点定距定植,株距25厘米,每亩定植3500株左右。
五、移栽:移栽时要注意把握好几个技术关键。一是移栽时间要选择在晴天或者阴天进行,雨天不要移栽。二是移栽时大小苗要分开定向栽植,叶片方向要与行向垂直,有利于栽植后生长整齐,通风透光。三是移栽时要挖大窝,细土围蔸,不要露出营养土。四是栽植后浇淋清粪水定根,以利成活。

六、田间管理
1、移栽后的管理,栽植后注意及时查苗补缺,保证全苗。补苗按一般生产田的方式进行。栽植后遇到干旱要进行浇水到成活,并且可以早施提苗肥,同时结合中耕松土,促进发根壮苗。
2、中耕除草,农谚说:“玉米薅得嫩,顶上一道粪”,说明了苗期早、中耕的作用,移栽返苗后进行第一次浅中耕,以松土为主,同时防除杂草,促进次生根根层出现早,发根多。第二次中耕在拔节前进行,深度6厘米以上,促进根系下扎,增加根量。同时进行培土。
3、追肥
施提苗肥:移栽后5天每亩用腐熟清粪水加尿素4—5公斤淋施或者深施,以促进根系的生长。
重施穗肥:穗肥施用的时期要在玉米植株外形为大喇叭口期(中熟品种大约可以看见叶14—15叶、展开叶10—12叶),大约在玉米抽雄前10—15天施用最好。穗肥用量要占追肥总量的50—60%,一般每亩可以用尿素10—20公斤,或者硫酸铵17.5—30公斤。也可以用人畜粪尿每亩1250—1750公斤追施。追穗肥要结合中耕培土进行。肥料点施在离玉米茎秆8—10厘米的土面并且覆盖泥土。苗势较弱的在大喇叭口(11片叶左右)增施复合肥8—10公斤。
施壮秆肥:玉米抽穗后3—4天每亩施复合肥20—25公斤,可以显著增加玉米单苞重。
4、防治病虫害,重点搞好粘虫、玉米螟(钻心虫)、大、小斑病和玉米青枯病、纹枯病的防治。
5、培土,玉米培土的主要作用是加厚茎基部的土层,促进支持根多发与入土,扩大根系吸收水和养分范围,并能防涝抗旱,提高土壤温度,通风除湿,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培土的时间通常是在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施肥同时进行。要注意的是,培土时间不能过早或者过晚,培土过早,由于地表1—3节为支持根的发生部位,受到泥土壅会影响支持根的发生,或者使支持根发生节位变高,不利于玉米正常发育。培土过晚又会对支持根入土不利,使支持根不能正常入土,以致影响支持根对营养的吸收与合成作用,因此穗期培土表现适时。
6、玉米去雄:去在玉米抽雄散粉前拔除部分雄穗,使去雄植株的水、养分集中供给雌穗发育,可以增加穗长、粒数和粒重,减轻秃顶,一般去雄可以增加产量10%左右,去雄要在雄穗散粉前进行,过早容易损伤顶叶,过晚已经散粉就失掉去雄作用。去雄适宜在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进行,阴雨天气不宜去雄。去雄时要隔行或者隔株进行,注意去弱株留强株,玉米去雄数不要超过全田植株数的三分之一。
7、人工辅助授粉,玉米由于籽粒在果穗上着生的部位不同和花丝抽出的先后差异,常常有授粉不全的现象,另外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如干旱和大雨也往往引起授粉受精不良而影响产量。因此,在抽雄吐丝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是保证雌穗正常受粉、选择受精,从而提高产量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可以增加产量8—10%。
8、合理灌溉:玉米拔节到抽雄时期需要的水肥最多,这个时间人工遇到干旱,土壤缺水,要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和干旱程度灌溉1—2次。一般在第一次轻浇拔节水,第二次抽穗前重浇攻穗水,这样可以促进穗大粒多,达到高产。
七、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保证鲜食糯玉米品质的关键,糯玉米**采收期为乳熟期和蜡熟期,采收过早,产量低,收获过迟,籽粒缩小,影响品质,采收期一般在授粉后的22—27天。
农村种植鲜嫩糯玉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大幅度提高种植玉米的收入,方法得当,一年可以收获两季。在2月底利用大棚育苗,三月下旬移植,一般播种到收鲜玉米需要75—107天,6月就可以进行第二季育苗,10月份就可以采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