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十大美食 你吃过之后才能明白它的特色在哪?

张家口有这样的十大美食 !

你吃过之后才能明白它的特色在哪?

想要知道它们的特色在何处吗?

赶紧过来看看吧!

张家口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北方名城,这里曾经是东方人类故乡,是奠定中华民族融合统一的圣地,也是多民族和谐奋斗的热土。多年的历史文化熏陶,让张家口特产丰富多样,有:口蘑、蕨菜、贡米、大杏扁、牛奶葡萄、龙眼葡萄、长城干白干红葡萄酒、柴沟堡熏肉、怀安豆腐皮蔚县剪纸、鹦哥绿豆等;地方风味小吃有“一窝丝”、“莜面窝羊肉汤”、“山药鱼”、“油炸糕”、“手把羊肉”、“正宗涮羊肉”等,道道都可让宾客垂涎欲滴。

1.口蘑

口蘑是生长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种白色伞菌属野生蘑菇,一般生长在有羊骨或羊粪的地方,味道异常鲜美,由于蒙古口蘑土特产以前都通过河北省张家口市输往内地,张家口是蒙古货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称为“口蘑”。由于产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价值昂贵,目前仍然是中国市场上最为昂贵的一种蘑菇。口蘑的主要产地在蒙古草原。这种蘑菇通常运到张家口市加工,再销往内地,所以被称为“口蘑”。由于产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价值昂贵,目前仍然是中国市场上价格较高的一种蘑菇。1958年郭沫若视察张家口时,写过一首赞美口蘑的诗:“口蘑之名满天下,不知缘何叫‘口蘑’?原来产在张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诗人道出了口蘑这名字的来历。

2.柴沟堡熏肉

柴沟堡熏肉是有名的熟肉制品,是怀安县柴沟堡镇的特产,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用柏木熏制而成,色泽鲜亮、肥瘦相连,爽淡不腻,味道独特。品种主要有熏猪肉(五花肉、猪头、猪排骨、下水),熏羊肉、熏鸡肉、熏兔肉、熏狗肉等。以“玺”字号熏肉最为有名。清乾隆年间,怀安县柴沟堡镇有一个叫郭玺的人,开设熏肉铺。他总结了前人 柴沟堡熏肉制作熏肉的经验,创出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使柴沟堡熏肉身价倍增,据传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外逃时,路经柴沟堡进膳,对柴沟堡熏肉颇为赞赏。 此后即被禧太后点为贡品。

3、老怀安豆腐皮

怀安城豆腐皮是怀安县地方特产之一,与柴沟堡熏肉、马市口一窝丝饼并称“怀安三宝”。怀安城豆腐皮历史久远,明洪武年间(1392年),豆腐匠武老汉根据自己做豆腐的经验巧制而成,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克怀安城,百姓感激闯王为民之政,日以继夜赶制了一批豆腐皮犒劳三军,闯王吃后赞叹不已,从此怀安城豆腐皮名声大振,久传不衰。怀安城豆腐皮因当地水质好、做工精细,以薄、鲜、柔、韧、适口性好而著称,其薄如纸张,清白馥香,价廉物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还有钾、钙、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可以做成各种冷、热、荤、素菜,醇香爽口,长期食用对人体十分有益。仅怀安城年可生产豆腐皮350万斤,产品远销北京、内蒙古、辽宁等地。



4、马市口一窝丝

马市口一窝丝饼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渡口堡乡马市口村的特色小吃。“一窝丝”烙饼制作精细,做工考究,刚出锅的烙饼油晶晶、黄橙橙,色、香、味俱佳,吃起来香喷可口。据说在清光绪年间,“一窝丝”烙饼店的掌柜郭生堂和一家姓刘的同期开店,两家在生意上竞争激烈,都想以一技之长压倒对方。有一年从怀安南川来了个外地做工的,人称陈大师傅,会做一种特殊的烙饼,用上等白面、麻油做成三尺长的拉面,然后取其一根卷在一起擀成饼,放在锅里加麻油烙熟,形状就像曲蜷待腾的蛟龙,提起一根线,放下一窝丝。从此郭家店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店主郭生堂亲自动手学习绝技,在掌握要领和诀窍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一窝丝”烙饼创始人。

5、阳原铬渣饼

圪渣饼是阳原县揣骨町的传统小吃。在满清时期,揣骨町的圪渣饼已闻名遐迩,脍炙人口了。据传清朝咸丰年间,揣骨町李增光出任滨州知府时,曾以圪渣饼进贡朝廷,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此后,圪渣饼便成为清廷贵苑喜食的上乘食品。它选料精良,工艺考究。烤制而成的圪渣饼是半透明状的圆形薄饼,色泽金黄,有油脂性的光彩。吃时,酥、脆、香、甜,别有风味,异常可口。阳原人称“锅巴”为“圪渣”,因其薄脆,故起名为“圪渣饼”。圪渣饼作为馈亲赠友的上等佳品。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一些侨居国外抑或出国考查旅游和求学的人,均以圪渣饼作为珍品馈赠国际友人。

6、蔚州贡米

蔚州贡米是中国历代进贡朝廷的”四大贡米“之一。该米是在河北省蔚县特殊的土壤、水质、气温下种植生产并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蔚州贡米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维生素等。与大米相比,蛋白质高1.5倍,脂肪高6倍,维生素B1高1.5倍,B2高1倍,粗纤维高6倍,并含有丰富的各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色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粮食。所以它是产妇、老、弱、婴幼儿的良好滋补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7、宣化牛奶葡萄

宣化自古以盛产葡萄而远近驰名,故得“葡萄城”之美誉。相传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通过“丝绸之路”从大宛引来葡萄品种,经过当地果农世代精心栽种,繁衍至今。据《史记》记述,葡萄最初在汉朝皇宫别馆栽种。到了元朝,元太宗“令于西京宣德(即宣化)栽种”,并花费金银万两雇人培育。宣化牛奶葡萄,属欧亚种(Vitis Feval)东方品种群,是中国古老的优质葡萄品种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异,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美誉,为中国北方最著名的鲜食品种。宣化传统葡萄园已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推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单位。白牛奶葡萄因其果粒状似奶牛0而得名,其果穗为分枝型,穗大粒硕。葡萄色泽绿中泛乳白,如碧玉晶莹耀眼,脆嫩欲滴,皮薄肉腴汁丰,味道清甜爽口,令人百吃不厌。



8、坝上攸面

坝上莜面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河北菜。被誉为口外之宝中的第一宝。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莜麦,亦称“裸燕麦”,是一年生草本作物。原产于中亚地区,尔后被我国引进,种植于西北、华北北部、内蒙古等地,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光绪二十八年颁布开垦蒙署令,流民迁入此地,莜麦从此在坝上落户。莜麦耐寒性强,非常适合坝上的冷凉气候。莜麦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B。蛋白质平均含量比白面、稻米高51——93%;脂肪含量居各种粮食之首,是面粉、稻米的4.5——6倍;钙磷含量亦很高。莜面制做讲究“三生三熟”,即:生麦炒熟,生面烫熟,生食蒸熟。



9、沽源甜玉米、万全糯玉米

沽源县享有“河北甜玉米之乡”的美誉。该县黄盖淖镇在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中,以甜玉米区域种植为突破口,以奶牛舍饲养殖为主攻点,以食用菌基地栽培为洽接点,形成了“甜玉米种植→奶牛养殖→食用菌栽培→甜玉米轮作”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用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串出了一条农民增收的“金链条”。万全县糯玉米由县种子公司与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公司共同育成。属华北北部春播,紫、白、黄三色相间的熟玉米新品种。鲜食口感糯性好,色泽鲜艳,有清香味。已经具备加工、真空包装、冷贮、运输的产业链,行销全国。



10、张家口山药

早年间,四海统一,天下太平,邻国都向我国进贡献宝。有一个北方国家不服气,想捉弄中国人,就献来五车山药蛋。当时宫廷中煮熟一尝,味道不错,只是吃了肚子不舒服;国王就降旨,把这些山药发放到塞外,救济黎民百姓。百姓们吃了后,肚里难受,就用山药蛋打发乞丐;乞丐们也不愿吃,可不吃右受饿,吃上受不了。张家口的乞丐头目就编了段顺口溜,让弟兄们要饭时吟唱: “大娘大娘给点饭,千万别给山药蛋,蒸不熟煮不烂,吃到肚里闹麻烦。”

虽然乞丐们不想吃山药蛋,可是饿极了,还得吃。轻的肚里不好受,重的还丧了命。一天,乞丐头中毒后,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他手下的兄弟四处寻医问药,也无济于事。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给送来一代青白色药物。乞丐头喝了些药水后,病就好多了。那老婆婆还告诉乞丐们:“这药是青海湖产的大青盐,在煮山药时,放些盐块,味道又香,又不会肚子不舒服。”说罢,老婆婆一跺脚,乘风升到半空中,变成了观音菩萨的模样。乞丐头目忙带乞丐们向空串磕头,叩谢观音菩萨的救命之恩。打那以后,山药这种适应北方寒冷地区生长,耐旱,产量又高的食品,就成了张家口一大特色。

张家口山药,又叫马铃薯,土豆。是因为张家口特殊的土壤、气候和特有的小白花、白中白等优良品种,使其具有了特别的品味。“皮薄瓢沙,香绵爽口,开锅即烂,入口即融”,成为餐桌上不可匮缺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