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颖果多于12排的玉米是转基因?“正经人”不会查玉米排数

原创不易,文字也有产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果您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技术、农村生活等,那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依农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说高产、抗病、杂色、超甜玉米都是转基因的人靠不住,我靠谁啊?说“12排的玉米是非转基因,多于12排的玉米是转基因”的人?”

“更靠不住!”

“一个辨别转基因玉米靠查排数的人?”

“相信科学的人辨别转基因玉米谁靠查排数啊?”

“是啊。”

“你查玉米排数吗?”

“我不查。”

“你查玉米排数吗?”

“辨别转基因怎么能靠农产品外观查玉米排数呢?”

“看农产品外观查玉米排数根本不能辨别转基因吧?”

“谣言!”

“谣言!” ​

“谣言!” ​

电影《邪不压正》中姜文说“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今天这篇文章中依农写“相信科学的人辨别转基因玉米谁靠查排数啊?”“正经人”不会查玉米排数!。

借邪不压正的“作妖”作完了,咱进入正题。近期一则通过查玉米排数(玉米颖果纵行数目)就能辨别其是否为转基因玉米的谣言在网络和线下广泛流传,造谣者声称“只有颖果少于12排的玉米才是非转基因,多于12排的玉米都是转基因!”还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吃玉米前非要查一查排数,也有人头脑清醒对此质疑:转基因玉米还会长成特定的样子?骗谁呢!

当然在 依农 写这篇辟谣文章前,已经有了相关辟谣文章,不过看了如此谣言实在觉得可气,相信科学的朋友都知道咱“正经人”不会查玉米排数啊!所以自己整理总结了一些内容,旨在从不同角度辟谣“只有颖果少于12排的玉米才是非转基因,多于12排的玉米都是转基因!”这个没啥水平的谣言。接下来依农将通过“实例证伪”、“制度分析”、“理论科学验证”三个方面,给大家证明“相信科学的人辨别转基因玉米谁不会靠查排数”。

看几个多于12排的“杂交种”玉米,让实例证伪

用杂交玉米给大家证明“只有颖果少于12排的玉米才是非转基因,多于12排的玉米都是转基因!”是谣言。先得给部分朋友讲清楚什么是杂交玉米,因为当前仍有朋友认为杂交玉米是转基因玉米。谈到杂交玉米就不得不提杂交育种,其实农作物的杂交育种在初中生物课本中就已经讲的很清楚了,简单的说农作物杂交育种就是将带有不同优良性状(比如说一个抗病,一个高产)的相同农作物(玉米和玉米、水稻和水稻)作为亲本(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后,筛选其后代中同时带有亲本不同优良性状且不带有亲本不良性状的子代作为优良的种。

以玉米为例,比如一个品种的玉米抗病能力强但产量低,另一个品种的玉米产量高但抗病性差、易倒伏,通过杂交后,我们可以留下抗病性强且高产、不易倒伏的玉米个体作为优势种进行规模化的栽培种植。因为农作物的杂交在自然状态下也是可以进行的,且即便是人为的杂交育种也没有定向性的引入外源基因,因此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换句话说就是杂交玉米不是转基因。

有了“杂交玉米不是转基因玉米”这个前提,我们来看上图中的三个玉米杂交种的实际例子。其一是甜玉4号,它的颖果排数为14,1992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杂交甜玉米品种;其二是登海9号,它的颖果排数为16,1994年由山东省农科院杂交育成并在多地开始规模化试种;其三是兴农998,它的颖果排数为20排,2003年开始规模化试种的杂交种。

依农所举的这三个例子都是杂交玉米,并且这些玉米杂交种的颖果排数均超过12排,另外依农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杂交种育成、审定、种植时间,这是因为时间可以作为一个它们不是转基因玉米的佐证,转基因玉米最早被商品化种植的时间是1995年(在美国种植),甜玉4号、登海9号都早于这个时间。所以这些玉米杂交种实例可以证明“只有颖果少于12排的玉米才是非转基因,多于12排的玉米都是转基因!”是谣言!其实不只这三种玉米,从事玉米种植或者是消费者在购买玉米时可以观察下,颖果排数大于12排的很常见,小于12排的还真是不常见。

聊我国对于转基因玉米的相关管理制度,用制度解除消费者疑虑

举完实例之后,我们再来聊聊制度,我国对转基因生物以及转基因的安全性有着完善、严格的相关管理制度,接下来依农将依据这些管理制度,解除消费者的疑虑,从侧面证明“只有颖果少于12排的玉米才是非转基因,多于12排的玉米都是转基因!”是不攻自破的谣言无疑!

首先我们从种植端来看,当前在我国被允许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只有抗虫棉花和转基因番木瓜(上世纪90年代曾经批准过耐储番茄(1997)、抗病毒番茄(1998)、抗病毒辣椒(1998)、观赏矮牵牛花的商业化种植,除转基因牵牛花依农没有找到官方考证外,转基因番茄和辣椒早已被市场淘汰)。而对于玉米来说,截止至今我国未曾批准过任何一项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种植,当然对于这一点,有的朋友会产生质疑,因为我们确实为国产转基因玉米颁发过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有的朋友看到“生产应用”这四个字觉得就是批准商业化种植了。

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在转基因作物获得安全证书后,还需通过品种审定并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才可以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而不论是2009年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同年获批安全证书的粮食作物还有抗虫水稻“华恢1号”、“汕优63”),还是2019年获批安全证书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DBN9936”、 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瑞丰125”(同年获批安全证书的粮食作物还有耐除草剂大豆“SHZD3201”),亦或是2020年获批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玉米DBN9858(同年获批安全证书的粮食作物还有耐除草剂大豆“中黄6106”),它们均未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换句话说就是当前我国未批准任何一种粮食作物的商品化种植。

在我国没有转基因玉米的种植,但是我们会进口一些转基因农产品(包括玉米),那会不会有转基因玉米或加工品不被我们了解就已经混入了呢?我们接着来看,首先在转基因农产品的加工上,相关加工企业必须获批《农业转基因加工许可证》才能进行加工生产(条件相当严苛);其次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为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不论是转基因农作物还是转基因加工品,在进口和销售时必须标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且需在醒目位置标注。有包装的在包装上标识,没包装的要设立标识牌。凡违反《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将面临极为严厉的处罚,因此很难有转基因玉米不明不白的混入,大家不必担心。(另外给对转基因比较敏感的朋友们科普一下,即便有些加工制品标注了由转基因生物原料加工而来,但它们可能不含转基因物质。)

以上相关管理信息、制度参考源自我国《种子法》、《食品安全法》、《农作物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名单》(2007年——2020年)。

综上所诉,我国没有转基因种植,同时消费者购买时有知情权,因此从侧面可以证明“只有颖果少于12排的玉米才是非转基因,多于12排的玉米都是转基因!”是不攻自破的谣言。

了解“基因”和“转基因”,以科学证明查玉米排数等以外观辨别转基因生物的方法不可行

其实“只有颖果少于12排的玉米才是非转基因,多于12排的玉米都是转基因!”这类以农作物外观判定其是转基因与否的谣言还有很多,以玉米为例,诸如“同一个玉米棒上颖果颜色不同时,这样的玉米是转基因”,“颖果长的太过规整的玉米棒是转基因”,“玉米颖果太大、太小、太圆、太方的是转基因”等等,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和谣言(当然转基因玉米或许真是长那个样子,但是咱不能说长成那个样子的玉米是转基因)。其实辟谣的方法很简单,大家只需对“基因”和“转基因”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即可。

首先我们来看“基因”是什么?简单的讲,“基因”就是一个携带生物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在自然条件下基因可能发生突变。比如说不同品种的玉米颖果有白、黄、紫等颜色,这是由决定颜色的“基因”遗传表达的,再比如说不同品种的玉米颖果纵列有12、14、16、18等双排数,这是由决定玉米颖果排数的“基因”遗传表达的(这里给大家多科普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去看,玉米颖果纵列行数一般情况下都是双数,这是因为玉米雌穗在初期会分化出“小穗原基”(可能是单数也可能是双数),而“小穗原基”会进一步分化成“两个小穗”,最终“小穗”形成雄蕊退化雌蕊正常的花(这里的花一定是双数),因此正常授粉的情况下所结颖果纵列行数一定是双数,当然这也是由基因决定的,至于为啥决定这个的基因一直没有变化,依农也不知道),亦或是玉米植株的高矮胖瘦、抗病与否等等都是由其携带的“基因”所决定,而玉米所有的性状由50000——60000个“基因”共同决定。

我们再来看“转基因”是什么?还是简单的讲,“转基因”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生物个体中并表达相关性状的这么一个过程,它可以使生物个体产生定向性的改变。当然概念性的东西可能不好理解,我们还是以例子来解释“转基因”。就以耐除草剂玉米DBN9858为例,就是转入了“EPSPS基因”和“PAT基因”,这两个基因均来自土壤中的细菌比如“土壤农杆菌CP4”,它们被转入后可以被正常的表达,产生对草铵膦除草剂的耐药性酶(这个酶的名字太长咱就不写了),从而提高玉米植株对除草剂的耐药性。因为转基因是可控、定向性的,所以耐除草基因的转入只是让玉米植株有了耐除草剂的性状,其它性状比如说颖果排数、颜色等等一切不会因为“EPSPS基因”和“PAT基因”这两个基因的转入而发生改变。同理其它农作物也是一样,只要不是引入改变外观的基因,咱就不可能从外观上辨别农产品是不是转基因。

有的朋友会说,依农你举得例子是耐除草剂的玉米,转基因玉米有很多种,比如说抗病、抗逆、高产、抗虫的等等,由此是那些高产转基因玉米会不会增加玉米排?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玉米的产量不是由玉米颖果排数决定的,而是由果穗个数、果穗大小、颖果大小等因素共同决定,因此通过转基因改变玉米排数,不一定就高产,至少依农了解到的高产转基因玉米,没有一个是通过增加颖果排数达到高产目的。

以上就是依农针对只有颖果少于12排的玉米才是非转基因,多于12排的玉米都是转基因!”这个谣言的辟谣内容,希望大家在阅读后,要相信科学莫再轻信此类谣言。最后依农想说,关于农业的谣言,关于转基因的谣言,还有很多且屡禁不止,这对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谣言满天飞的现状必须要改变。而要想做到“天下无谣”,依农认为严惩、谴责造谣者的同时,作为谣言获受者的大家,一定要科学客观的去辨识它们,做一个不信谣、不传谣的正经人!

#谷丰计划#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