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宠宠宠!这是京津冀经济圈受欢迎的健康食品

常年种植鲜食玉米150万亩以上

面积年增长10%以上

其中糯玉米占80%以上



京津冀地区

是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也是鲜食玉米的消费大市场、主要研发中心

面对市场新形势

它是如何突破旧模式发展新模式?


好吃又营养的中高端消费品


京津冀地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其中甜玉米20%,纯糯玉米40%,甜糯玉米40%。其中北京约3.5万亩,天津约10万亩,河北近140万亩。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鲜食玉米产业以需求为导向,完善供给,逐步实现高品质鲜食玉米产业链。“如果没有疫情影响,种植面积将保持每年10%~15%以上的速度递增” 北京四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鲜食玉米部经理刘瑞生表示。


京津冀地区种植主要集中在北京房山、密云,大兴,以鲜食为主;天津武清、宁河,蓟县,以武清的鲜食居多;河北廊坊的永清、固安、河间,沧州、唐山、秦皇岛、昌黎、乐亭、保定、张家口万全,承德、石家庄等地,其中秦皇岛昌黎、保定以加工企业为主,廊坊的永清、固安以鲜食为主。


钟爱糯玉米,尤其是白糯,这是京津冀地区鲜食玉米消费的特点之一。



“早有‘南甜北糯’一说,如今以糯为主的消费习惯依旧没有改变。”刘瑞生表示,京津冀地区鲜食消费仍以糯玉米、甜糯玉米为主。市场趋势来看,甜糯玉米和高端水果玉米逐渐受到追捧,比如白甜玉米,黑甜糯玉米。


目前,市场上糯玉米仍以京科糯2000、万糯2000等品种为主;甜糯玉米以农科玉368、农科糯336、彩甜糯6号、天贵糯932等为主;甜玉米以米哥、金冠218、京科甜608、金中玉等为主。


代表品种京科糯2000


万糯2000


天贵糯932

好吃、营养、多样化一直是京津冀地区鲜食玉米的消费导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表示,近年来高品质鲜食玉米在北京种植比例逐年增加,与2015年相比,高端优质鲜食玉米(水果型、甜加糯型)在京种植面积占比上升近20个百分点。


京津冀地区中高端消费人群多,需要不断升级消费模式,满足消费者需求。目前市面上生鲜超市、农产品大单品销售企业、农产品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型鲜食玉米销售模式的迅速发展,极大程度上保证购销渠道的多样性。


“北京科研育种+京津冀周边错期生产+市民消费”新模式


作为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京津冀地区具有鲜食玉米消费的良好市场。北京市常住人口近3000万人,按人均年消费10穗鲜食玉米,全市年需求量可达3亿穗。按照鲜食玉米亩产商品穗2000穗计算,需要约15万亩规模才可满足全市消费。


按照目前3.5万亩的种植面积,北京市鲜食玉米的自给率不足30%。“北京鲜食玉米前期主要通过广东、海南、云南等南方产区供应,等到7月-10月时,由河北、天津等地流向北京市场,补充北京鲜食玉米消费缺口。”全国鲜食玉米流通行业联盟理事长杨宝剑表示。


鲜食玉米成熟的物流解决了鲜食玉米季节性上市的问题


为了解决市场需求,京津冀地区逐渐朝着“北京科研育种+京津冀周边错期生产+市民消费”新模式发展。


首要的还是新优品种的研发推广。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北京华耐种业有限公司、北京四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华穗种业等种企的带动下,京津冀地区鲜食玉米品种发展迅速。


培育出京科糯系列、万糯系列、斯达糯系列、农科玉系列等优质鲜食玉米品种,推广至全国鲜食玉米市场。


赵久然在田间查看育种材料


除了良种,良法也尤为重要。据了解,目前推广的“育苗移栽”和“深V播种”两项技术,可实现6月上旬-10月上旬持续供应,供应期可达120天,亩收益可提高1-2倍。“通过提早上市,大幅提高了鲜食玉米种植效益。”杨宝剑表示,同时配套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适时采收等技术,能更大程度实现提质增收。


并且针对鲜食玉米采后不耐储运、品质劣变快等问题,开展了产后保鲜技术研究。明确了北京市高品质鲜食玉米主要营养特点,以及常温和4℃低温贮存条件下120小时内养分变化规律。


北京鲜食玉米销售企业也不断创新,推出“微波鲜玉米”、“锁鲜装水果玉米”、“保鲜装生鲜玉米”等优质产品,在各大商超和7-11等便利店大量上市,使市民可以便捷购买到更加新鲜的鲜食玉米产品。


最后,京津冀地区积极培育鲜食玉米品牌,引导消费市场。通过举办鲜食玉米节系列活动、科普活动等,加大鲜食玉米的营养、健康宣传,提高消费者对鲜食玉米的认知度。

加工产业迈入高速路


不同于北京、天津以鲜食为主,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以加工为主,形成一条成熟的鲜食玉米加工产业链,并带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河北省鲜食玉米加工企业百余家,大多分布在种植基地附近。主要产品有鲜食真空糯玉米、鲜食真空甜玉米、玉米罐头、玉米糁、玉米乳等。


鲜食玉米加工产品


“加工产业的逐渐成熟,让河北鲜食玉米加工产业带划分也逐渐明显。” 全国流通行业联盟河北分会长杨志认为。


现在逐渐形成以唐山甜玉米加工籽粒速冻为主,河北德力、张家口以速冻糯玉米果穗为主的加工产业带也逐渐成型。内销主要供应北京、天津等十几个省市的超市、蔬果品牌店、社区电商等,需求还在持续扩大。同时还出口至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万全区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工人将鲜食玉米装袋(图源)


随着产业健康发展,加工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禾久、穗康、家家福、粒粒净、万华天宝、金慧德、华穗、万佳、露茵、天勤粒粒净”等10个产品品牌被认定为河北省着名商标,万佳玉米种子、华穗特用玉米种子被认定为河北省名牌产品,粒粒净、穗康、金慧德、品万香、万华天宝牌速冻玉米及昌源牌杏仁、华穗牌玉米种子等9个品牌被认定为河北省优质产品,禾久、天勤、穗康、万华天宝、绿野、金慧德、中通、天晶等8家企业的部分产品被认定为有机产品。鲜食玉米逐渐发展成为河北的“黄金名片”。


加工企业的工人在分拣鲜食玉米


去年,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提质增效推进方案(2019—2022年)》提出,将重点建设冀西北糯玉米区、冀东甜玉米区、雄安糯玉米区、冀中南甜糯玉米区四个主要产区,打造出河北鲜食玉米产业的靓丽名片。


今年,由阿里巴巴集团、万全区委区政府、天勤农贸共同发起的“中国数字化有机玉米基地”落地河北万全。依托阿里巴巴农业数字化孵化能力,提升万全玉米在基地种植、生产管理、农货流通、名片打造的数字化管理能力,挖掘万全玉米的产业优势,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数字化玉米基地农业示范区


这个不缺乏消费者的京津冀鲜食玉米产区,从产业结构调整到实现品牌经济,它实现了在调整中逐渐扩大,在扩大中打造精品!农财网种业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