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黄叶病:玉米叶黄产量降,科学预防是关键
玉米在全世界各地都属于是总量最高的农作物之一,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玉米也称为长寿粗粮,虽然说玉米的总产量特别多,但是这就不意味着玉米特别容易种植,相反,一旦玉米发生某些病虫害就很容易会造成产量的急剧下降,在这其中最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就是病虫害以及日常的管理,还有生理性因素,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给整个玉米的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那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聊一聊关于玉米一个常见的病害,那就是黄叶病,黄叶病一旦没有做好防治,就会给玉米的种植带来非常大的损害,所以一定要做好关于黄叶病这种病害的预防工作和紧急处理。
- 玉米黄叶病的发生时段
玉米黄叶病的发生通常发生在玉米已经开始做移栽定植的时候,这个阶段特别容易发生玉米黄苗的情况,这个阶段农户会用一些防范用药,其实也很难去防止,因为这种病害作为玉米的一种常见性的生理的心病,还对于玉米幼苗的生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说,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搞清楚叶片发黄的原因,并且对症下药。

玉米黄叶病症状
- 叶片颜色
玉米发生黄叶苗的时候,通常来说幼苗颜色会变淡,幼苗最开始健康的时候是淡绿色,然后逐渐会发黄,而且整个叶片非常的细,而且偏窄。

- 玉米植株情况
整个玉米的植株非常的矮小,比正常的植株而言要矮小很多,而且生长发育特别缓慢。
- 根系表现
玉米在幼苗期患上了黄叶苗,还会伴随着根系的发育受影响,因为影响玉米生长的各种障碍性因素都会导致玉米的幼苗生长发生不良,或者是植株矮小的情况,比如说还有可能会造成种子的不饱满以及幼苗不强壮。
玉米在移栽定植的工作做完之后,会在发育的过程当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发黄的现象,叶片会逐渐发黄,而且会变得特别的薄,根系相对来说一点也不发达,不能够很好地从土壤当中去汲取营养,也会导致幼苗非常的弱小,而且生长异常的缓慢。
玉米黄叶的原因
- 不合理施肥以及施肥结构的不科学
玉米患上黄叶病和很多因素有关系,最常见的就是进行不合理施肥的工作,因为在南方农户们施肥的时候普遍性的会使用氮肥,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农作物会出现缺素症,而这种症状对于玉米的生长来说更加明显,当玉米的幼苗发生明显的而且是大范围的叶苗发黄的现象,多半就是由于种植户们在施肥当中做的工作并不合理,施肥的结构没有合理科学的安排好,会导致土壤的缺素症发生而引起的玉米黄苗现象。
1) 土壤的缺素症会导致整个叶片缺乏钾元素,会导致老的叶片前端发黄,而且比较的干枯,而叶脉通常会保持比较翠绿的颜色,但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之下,整个叶片都会干枯,而且幼苗的发育以及植株的生长都会受到许多的限制。
2) 土壤缺素症同样会导致缺锌,因为在幼苗发育之后,患病食物幼苗植株的叶片在发育之后会呈现淡黄色,而且在拔节之后,叶片的两侧容易出现黄白的条纹,交错生长着,尤其是患有病症而且表现发黄干枯的叶子,遇到大风非常容易被撕裂脱落,而且有些农户在施肥的时候,给玉米幼苗施肥放的比较浅,而且肥料用的量比较多,距离幼苗的植株太近了,也会容易引起烧根而导致黄苗的现象。

- 除草剂使用的量过大或者除草剂的种类选择不科学
除草剂用的过多,或者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也会容易导致玉米黄苗,在南方大部分地区会在麦田的空隙去种一些玉米,但是在春季种植小麦的时节,进行除草的时候,会使用甲磺隆等除草剂,这种除草剂药效比较难以降解,而且在春季的时候,由于天气相对比较干旱,土壤的水份不足,会导致药效长时间残留在土壤里,影响到玉米植株的发育,使得玉米的根系很难去吸收足够的养分供给给玉米的植株,生长受限,会造成叶绿素的减少,从而会导致幼苗发生叶片发黄的现象。

- 不合理的播种深度
玉米叶片发黄的原因还是包括有播种的时候没有注意好相关参数,在播种的时候,种子距离地面的距离太近了,对于玉米来说,不利于出苗,过深的话,就会导致苗黄或者是苗弱,所以播种的深度应该要控制在五厘米以下,三厘米以上。而且播种的时候一定要施入基底肥,能够促进玉米植株在出苗期的生长发育,提供有效的营养供给和支持,能够有效地防治玉米在苗期发黄的现象。
- 没有及时调整植株之间的间距
玉米在播种以及生长之后,都应该时刻关注玉米的间距是否合适,一般来说,尽量不要让幼苗拥挤的生长,这样会产生争肥的现象,争肥,争水争光,都可能会导致幼苗形成病苗,黄苗,一般来说,玉米三到四片叶子的时候要进行间距地隔开,而六到七片叶子的时候要进行定苗处理,玉米的植株之间的间距要根据品种的不同而进行灵活的变换,要根据栽培的品种进行密度的选择。

- 未做好播种前后的浇水工作
玉米在播种前和播种后都要注意其浇水工作,一般来说,如果种子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分,营养不够,就会影响到植株的发芽出苗,而且出土的时间间隔太长了,会导致玉米的苗期,叶片发黄,容易造成弱苗,所以玉米播种前播种后都要适当的浇水。
- 阴雨天气导致的积水
在玉米的出苗期,天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玉米的苗期正逢雨季的话,遇到低洼地排水不良情况,就容易造成苗黄,而且在苗期如果长时间的低温大雨,这种恶劣的天气对于玉米顺利出苗不利,就会造成玉米的苗黄。

- 病虫害的影响
育苗期也是特别容易发生病虫害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机主要的病虫害有棉铃虫,蚜虫,地老虎等,而这些害虫如果集中在玉米的幼苗,距离地表的根茎处,会在此处吸食玉米幼苗里面的汁液,玉米幼苗根茎受损就会导致玉米的叶片首先发黄,而且逐渐干枯,这个时候就会让整个玉米的幼苗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
- 苗枯病的影响
苗枯病也会造成玉米的叶片发黄,苗枯病一般会发生在两到三片叶期的时候,病苗的叶片发黄,而且特别干枯,叶片由下向上表现出焦黄的干枯的状态,而且根部的毛细非常的少,会造成黄苗症状,这种病症作为玉米常见病害,主要会表现为上部的玉米,在出苗之后生长的速度非常迟缓,而且叶片终端会出现黄叶,自上而下地呈现出干枯的状态,在地表以下的部分首先是中胚轴变成黄褐色,然后从后向上逐渐发展成为根茎变细,会导致更细的根毛,难以吸收更多的营养来提供给植株在幼苗期的生长能量,使得玉米幼苗会逐渐枯萎,变黑腐烂,甚至会导致死苗。
这主要是由于在播种之后温度过高,雨水过多,湿气过重,第二就是因为土壤的通气性非常的差,土壤呈现板结的状态,第三就是施肥的时候重视氮肥而轻视了磷钾肥,导致肥料结构的不合理性,那么第四个就是没有使用玉米种衣剂进行拌种,最后一点就是比较少见的,管理不当导致的。

玉米黄叶的防治方法
1、 采取磷钾肥与氮肥互相配合的施肥方法
当玉米发生叶片发黄的情况,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视,种植农户一定要注意防治,首先,针对施肥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叶片发黄,可以从玉米的水肥管理上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筹肥水,而且要土地的测评与评估,进行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施肥,同时要与磷钾肥和氮肥互相配合着去使用。
2、 肥料的施放量要充足合宜
在施肥的时候要把基底肥施足了,因为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足够的肥料,玉米难以拔节出长,而且出苗期时间太长了,也会导致黄叶的现象,要重视拔节期的肥料以及收获前的肥料的施加。

3、 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时养护
当玉米在出苗期遇上干旱天气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浇水,干旱会让土壤板结,植株缺水,加大了玉米植株的出苗难度,也要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根据情况对植物营养进行调整,促使玉米能够早点发芽,稳步生长。
4、 使用玉米种衣剂
针对苗枯病所造成的叶片发黄的现象,就可以适当的使用玉米种衣剂,这样既可以防治苗枯病,同时,对于一些其他的病害,比如粗缩病,黑粉病等都有非常好的防治功效,同时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的发育,还能够防治某些地下害虫对于植株根茎的损害,所以说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措施,建议在播种之前就进行拌种的处理工作。所以在玉米的种植之前可以使用玉米种衣剂进行拌种,这样能够提高玉米种子的抗病性,能够使得玉米在出苗更加顺利。

5、 基肥和追肥要互相配合运用
要改变施肥方式,禁止使用同一种施肥肥料,从出苗期到收获期的这种施肥方法,要有综合性,要结合各种不同的肥料,大量其他营养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结合会让玉米更加健康,同时,基地肥的施加与追肥工作也要互相结合到位,同时也需要去及时防治,为了防治苗枯病会造成黄苗的现象,所以说,在玉米出苗期的时候就要使用百菌清喷雾进行喷洒页面进行缓解防治。
6、 关注生理黄苗,对症治疗
出现玉米黄苗症状还有一种情况是属于生理性黄黄苗,这主要和玉米本身品种有关系,主要的症状会表现为下部的叶片发黄,但是根部发育是相对正常的,一般在五片叶以后,玉米的单株植株会趋向于正常,这种情况发生了,可以在玉米的叶片发黄的时候喷洒一些天丰素,可以快速恢复缓解苗黄的情况,有利于品种不好的玉米幼苗在出苗期减少叶片发黄干枯的现象。

7、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除草剂的错误使用作为大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容易导致病害的原因,针对于除草剂残留所造成的黄苗现象,最重要的是预防,但是如果已经使用了容易导致黄叶病的除草剂,就可以在小麦田里浇水三到四次,能够减少黄苗症状的发生,而且尽量是在年前去使用除草剂,这个阶段使用更有利于药性的降解,如果是在年后才进行除草,在选择使用的除草剂类型这上面,要尽量避免去使用类似于甲磺隆这样的除草剂,因为这种除草剂本身会对玉米的幼苗就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玉米幼苗发生黄叶现象。
结语
玉米黄叶病症虽然见得多,但是危害也特别大,如果没有好好进行防治的话,会给整个种植以及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说种植农户在种植玉米之前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工作,比如种子的处理,进行拌种,使用玉米种衣剂进行拌种,其次,在种植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水肥管理以及田间的环境观察,时刻注意玉米在出苗期的生长环境的变化,同时要做好后期管理养护工作。
虽然说玉米的黄叶病是在出苗期比较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过了出苗期,玉米就不需要精心的呵护,相反在整个玉米的种植生产过程当中,要全程关注玉米的生长情况,使用科学良好的栽培方法,才能有利于栽培出更加高产质优的玉米哦,所以农户在种植之前也要去更多的了解,关于种植玉米的知识,使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培育出优良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