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都是淀粉

淀粉,应该是家家户户都会备着的,一般都是勾芡会用到,那么你可能没有注意到淀粉还有那么多种类,下面带大家涨知识。先说一下什么是淀粉。

淀粉,百度百科注解,

勾芡用的淀粉,又叫做团粉,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烹调用的淀粉,主要有绿豆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玉米淀粉等。淀粉不溶于水,在和水加热至60℃左右时(淀粉种类不同,糊化温度不一样),则糊化成胶体。勾芡就是利用淀粉的这种特性。

玉米淀粉

玉米淀粉 又称玉蜀黍淀粉。俗名六谷粉。白色微带淡黄色的粉末。 将玉米用0.3%亚硫酸浸渍后,通过破碎、过筛、沉淀、干燥、磨细等工序而制成。 普通产品中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质等。香港地区叫生粉的主要是玉米淀粉。

特点是:供应量最多的淀粉,但不如土豆淀粉性能好。

马铃薯淀粉

马铃薯粉是由土豆,包括土豆皮,煮熟后,干燥并精细磨碎。它可以被用来作为增稠剂,尽管用于勾芡浓稠度不及太白粉,但是在一些烘焙食品,它能保持水分。台湾地区叫太白粉。

特点是:粘性足,质地细腻,色洁白,光泽优于绿豆淀粉,但吸水性差。

绿豆淀粉

绿豆淀粉,是一种由绿豆用水浸涨磨碎后,沉淀而成的粉末。**的淀粉。

绿豆淀粉特点是: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洁白而有光泽。

木薯淀粉

木薯淀粉,是木薯经过淀粉提取后脱水干燥而成的粉末。

特点是:木薯淀粉呈白色,无异味,无味道、无余味,木薯淀粉蒸煮后 形成的浆糊清澈透明,适合于用色素调色,粘度很高。

我们常吃的烧仙草里面的芋圆,原材料就是木薯粉,可以自己在家动手做喔。在这 里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做法。

主料:芋头,紫薯,南瓜,木薯粉

1,将芋头,紫薯,南瓜蒸熟,或者煮熟,煮好后捣碎。加入白糖,这个按个人口味添加喔。

2,将捣碎的芋头,紫薯,南瓜分别加入木薯粉,揉成面团,可以适量加入一些温水,直至面团软硬适中,不粘手。

3,将揉好的面团搓成条状,然后切成小块,就可以了,下锅煮了。

如果芋圆做多了得话,一定要每一个小块芋圆都沾上了干的木薯粉,放在保鲜袋,放到冰箱,下次可以直接拿出来煮着吃。

小麦淀粉

小麦淀粉是从小麦中提取淀粉。是麦麸洗面筋后,沉淀而成或用面粉制成。

特点是:色白,但光泽较差,质量不如马铃薯粉,勾芡后容易沉淀。

红薯淀粉

红薯淀粉是红薯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红薯淀粉可分为由鲜红薯和红薯干加工两种。但由于鲜红薯淀粉的质量优于红薯干的淀粉,所以以鲜薯加工淀粉为多,由于红薯切制比较麻烦,现在很少有人用红薯干来加工淀粉。

特点是:吸水能力强,但粘性较差,无光泽,色暗红带黑

生粉并不是专指哪一种淀粉,生粉是在大陆菜谱和港式食谱中常出现的名词,多是用来勾茨的。在大陆和香港使用的生粉为玉米粉,而在台湾惯用的茨粉则为太白粉。生粉在中式烹调上除了勾茨使食物产生滑润的口感之外,亦常用来做为软化肉质的腌肉料之一。

根据烹调方法及菜肴特色,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芡汁用法:

1,包芡一般用于爆炒方法烹调的菜肴。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鱼香肉丝、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后,盘底基本不留卤汁。

2,糊交一般用于熘、滑、焖、烩方法烹制的菜肴。粉汁比包芡稀,用处是把菜肴的汤汁变成糊状,达到汤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

3,流芡粉汁较稀,一般是在菜肴装盘后,再将锅中卤汁加热勾芡,然后浇在菜肴上,一部分沾在菜上,一部分呈琉璃状态,食后盘内可剩余部分汁液。

4,奶汤芡是芡汁中最稀的,又称薄芡。一般用于烩烧的菜肴,如:麻辣豆腐、等。目的是使菜肴汤汁加浓一点而达到色美味鲜的要求。

好了,就介绍到这里了,我们一般常用的就是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最后再说一点,芡汁要用冷水搅拌喔,

最后,喜欢我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