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今年仍然加剧,今年夏季热得没地躲,干旱咋样?

据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今年南太平洋、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偏高,厄尔尼诺现象正在生成,5月—7月发生厄尔尼诺现象风险达60%,7月—9月发生厄尔尼诺现象风险达70%,9月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风险达80%以上。北半球今年发生高温干旱超过去年,最高气温刷新历史记录,发生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困难也风险大。目前气象数据分析,处于厄尔尼诺现象中性状态,既非厄尔尼诺现象,也非拉尼那现象。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的发生。今年北半球夏季气温刷新历史记录,可能是夏旱连着秋旱一起来,我国长江流域、黄淮海平原、华东、华北地区既要立足防大汛,又要准备抗大旱,适当蓄水抗旱。

一、今年“梅雨季节”雨水偏多,发生内涝和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

今年长江、淮河流域“梅雨季节”雨水偏多,短时强降雨、强对流、强雷暴天气可能引发内涝、地质灾害。城市排水系统要做好排水准备。农村的排涝站要及时排出农田积水,排涝沟渠要及时清淤清障。要及时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及时排险除障,减少灾害风险。农村有一句谚语:“晒梅头,落梅尾,落梅头,晒梅尾”,意思就是刚“入梅”下雨,而且连阴雨天气,往往“出梅”前几天是连续晴天,而“入梅”不下雨,往往是“出梅”前连阴雨天气,而且是“倒梅十八天”(出梅后还是半个月连阴雨),“入梅”后长江、淮河进入“主汛期”,可能要防汛。“入梅”后连阴雨天气,中稻、玉米、棉花缺乏光照,病虫害偏重发生,叶面白化(缺乏叶绿素)、稻纵卷叶螟、叶瘟病、玉米螟、叶枯病、黄枯病、红蜘蛛、蚜虫农民要重点防控。

二、农村老人说今年伏天热的没地方躲荫了,可能是伏旱连着秋旱,要在雨季大量蓄水抗旱

早在春节后我们这边老人就说今年伏天热的没地方躲荫了。问为什么?老人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是说今年闰二月。从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信息看,还是厄尔尼诺现象现在正在生成,到伏季气温可能北半球仍然刷新记录,蒸发量大,发生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灌溉、水产养殖无法补水风险较大。我们这边老人说,今年可能是伏旱连着秋旱,“入伏”之后高温干旱对水稻、玉米、大豆产量有严重影响,干旱无雨可能要延续到秋种。所以,今年山塘、水库、蓄洪蓄水枢纽工程、节制闸,南水北调工程要在汛末大量蓄水抗旱补水,确保农业生产用水,保障居民生活饮用水。要加强大中小病险水库加固除险,各级排灌站维护保养。我国今年淮河以南高温干旱风险大,而东北、华北汛情要严阵以待,防控短时强降雨发生内涝。

三、今年高温干旱要做好充分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时无备

今年既要立足防大汛,又要准备抗大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场丘陵地带要蓄足水源。电力公司要加强电源调度,准备夏季迎峰度夏。居民要在夏季尽量避免户外长时间逗留,避免高温时段户外作业、运动锻炼。防中暑、防热射病发生。农业生产上错开谷物高温时段扬花授粉,高温高湿病虫害偏重发生,要及飞防控制。总之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时无备。从长期看,我们还是要保护好环境,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扼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减少极端天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