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玉米种植新选择正大665,“5个优点”是你选购的理由
“两 杂”种子已经上市,零零总总的种子选购事宜困扰着部分农资消费者的心。因为农资市场上销售的“两 杂”种子品类太多,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种籽,人们无所适从,不知选什么种籽为好。
图片01):正大665在田间的丰产状态


为了帮助人们选购到自己心仪的“两 杂”种子,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效益,结合2023年推广种植正大665玉米情况,小编在此为大家详尽分享正大665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丰产稳产习性和种植“提示”等知识点,以帮助人们消除购种中的“燃眉之事”。
正大665是正大种业与恩施州农科院用EH125(母本)xSCH-611(父本)组配联合选育培植出来,适宜在高山二高山广适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并于2023年8月通过湖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230012)。具有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活杆成熟等多个优点。从2023年推广种植情况来看,综合效益比较好,拟将成为2024年武陵山高山二高山海拔在1200m以下春玉米种植的主推玉米品种。
图片02):正大665在田间的玉米植株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玉米新品种正大665的相关话题,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并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玉米新品种正大665的丰产稳产性:
正大665属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田间株高约280㎝~320㎝,穗位偏高约110~150㎝(不同海拔高度穗位不一致)。
幼苗植株紫色,营养生长健旺。成株期叶片21片,穗上叶片5~6片叶。
雄穗(俗称天花)分枝10~13个,花药紫色,花丝红色。玉米果穗筒型,苞叶包被不露果穗不秃尖不穗腐。
图片03):正大665在玉米乳熟期籽粒


果穗长20~22㎝,穗轴白色,穗行16~18行,行粒数42~45粒,部分秃尖1.2㎝,千粒重350g,出籽率83.2%,全生育期130~136天。田间空杆率0.9%,倒伏率(折)0.1%。丰产稳产性状表现良好。
正大665在2021~2022年间参加湖北省玉米区域性试验示范中,2021年的田间平均亩产量为641㎏,2022年的田间平均亩产量为656.1㎏,均比田间对照玉米品种华玉11号增产,表现出来了良好的丰产稳产状态。
玉米新品种正大665在田间的广适性:
从正大665田间种植情况来看,正大665可在海拔400m~1200m玉米种植区域内均可以种植,而且丰产稳产性良好。
图片04):正大665玉米棒子在田间乳熟期


正大665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可以广适种植在砂壤,粘土,黄壤土之上,植株综合性状表现如一,而且稳定优秀。
但是为了充分发挥正大665的优质丰产潜力,建议在种植正大665玉米品种的时候,还是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透气沥水,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或中性壤土。
保肥保水性能差的壤土,要持续保持玉米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供给,后期“不脱肥”。对于地势低洼易积水不易排水的地块,种植正大665时,建议高厢栽培,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高水位”渍涝玉米植株根系,引起玉米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而降低产量和商品附加值,减损种植效益。
图片05):正大665玉米棒子包被情况


玉米新品种正大665的田间综合抗逆性:
从2023年正大665田间种植情况来看,从海拔400m~1300m间种植区域展示情况来看,正大665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性。至玉米植株蜡熟期,叶片依然浓绿,可活杆成熟。只有少数地块表现出了“较少量”纹枯病(裹脚瘟),病株率仅为0.2%。
正大665在玉米灰斑病,大小斑病,锈病,穗腐病上都达到了3级,田间倒伏(折)率仅1%。
图片06):正大665的玉米棒子(大穗筒形


玉米新品种正大665优质的玉米品质:
正大665籽粒为黄白粒,半硬粒半马齿型,是清江鹤寄居地乡农们喜欢的玉米籽粒。这种籽粒“硬实”,“适口性”很好,鸡鸭鹅猪等喜食易膘,出栏快。
品质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正大665玉米籽粒的容量为735g/L,粗蛋白干基比为10.8%,粗脂肪干基比为4.5%,粗淀粉干基比为11.8%,属优质品质。
玉米新品种正大665的优质种籽质量:
正大665为包衣种子,包衣药剂为“甲霜灵”“种菌唑”“丁硫克百威”等成份。可有效预防玉米植株幼苗时期的地下害虫危害。
图片07):正大665在高海拔山地种植情况


正大665种子符合国家规定的种子质量:净度不低于99%,纯度不低于96%,水份不高于13%,田间发芽率不低于85%。
玉米新品种正大665种植时的温馨提示:
0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特别是高山种植,前期气温和地温低,要注意防寒防潮。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既保温又保湿。可单作也可以套种。单作每亩保证基本苗3000~3500株**。
图片08):正大665在田间地头展穗状况


02)科学施肥,施足基肥,早追穗肥。基肥是基础,要重施。苗肥很关键,要提早追施“引苗”肥。不偏施氮肥,要结合种植地块的土壤肥力状况,适量补施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预防玉米植株出现“缺素”生理性病害。
03)加强田间地头管理,择机适时进行田间病虫害综合防控。特别是地下害虫中的地老虎,弯刺黑蝽和草地贪夜蛾的防控。
图片09):正大665在田间的丰产稳产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