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为什么会出现黄斑?

- 今年很多地区在6月份雨水比较充足,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在加上温度比较高,很多品种出现叶片有黄色斑点,严重的整个叶面都是。
- 这是玉米弯孢叶斑病,又称黄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俗称黄斑病,该病害一般能够导致玉米减产20%~30%,个别地块达50%以上,甚至绝产。

病斑初为水浸状或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以及褪绿小点,逐渐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苍白色、黄褐色,边缘有较宽的环带,最外围有较宽的半透明草黄色晕圈。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轻重与气象条件、品种抗性及栽培措施关系密切。
7种情况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会重
一是降水多、湿度大、温度高的年份发病重。弯孢菌叶斑病属于高温、高湿性病害,高温和高湿的协同作用能促使该病发展和流行。相反,持续干旱或者低温,都能抑制该病的发展和流行。

二是感病品种发病重。有相当一部分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都是感病品种,如浚单20、郑单958等品种发病比较严重;而有些品种十分抗病,这是由品种抗性基因决定的。
三是重茬地或邻近玉米秸垛的地块发病重。因为玉米植株病残体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重茬地及平米秸垛病残体多,菌源多,菌量大,所以发病重。而换茬地块或远离玉米秸垛的田块,菌源少、菌量小、发病初期相对推迟,病情也比较轻。
四是播种晚发生重,播种早发生轻。主要是在进入七八月份高温高湿季节,早播的植株已近成熟,部分避开了病害;相反,晚播的植株,此时正处于易感病的阶段,再加上有利的发病气象条件,病害发展流行速度快,很快超过早播的病情。

五是施氮肥少发病重,施氮肥多发病轻。瘠薄地发生重,肥壮地发生轻。
六是平地发病重,山地发病轻。在同一地方,海拔高的地方较海拔低的地方发病轻,主要是海拔高的地方通风透光好,不利发病。
七是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抗病性不同。总的看玉米苗期比较抗病,随着植株生长发育,越来越感病。
防治办法
喷施嘧菌酯.丙环唑合剂或者吡唑醚菌酯2次间隔7-14天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