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玉米,品种的“第四次革命”已经开始,高容重白轴品种来啦

过去几十年的夏玉米杂交种,经历了3次类型“品种革命”,对农业科技进步有很大的推进作用:稀植大棒型、密植小棒型、中密度中棒型。

1)稀植大棒型:以“掖单13”和“农大108”为代表。

2)密植小棒型:以“郑单958”,以及“类958”的很多品种,以及当前“改958”的很多品种。

3)中密度中棒型:335,以及“类335”品种,以及改进型的一些品种。

但是,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会停止转动。

而且,追求科技进步的人,一直在路上,也永远有人在路上。

不同于以上3种类型的一种“革命性”玉米新品种已经有了——密植中棒型:宝玉803,来自正规农科院育成的夏玉米品种。

**密度是每亩5000株至5500株,在这个密度区间,你可以对比其它所有品种,不用吹嘘,不用废话,每亩只用50公斤肥料也能每一年强过地邻,至少每亩增产几百斤很简单。这是符合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要求的“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

该品种就算是降低到和郑单958同样的密度(每亩4500株),增产明显,安全性提升——河南的引种【(豫)引种(2024)玉032】、安徽的引种【皖引玉2024002】,在抗病能力明显强过958的前提下,增产幅度符合标准。

这其中一个最大的奥秘就是:该品种可以单株增产率30%以上(符合青岛农业大学的科研结果)——密植不空棵,稀植条件下边行优势突出。

还有,“宝玉803”审定的全株叶片17叶(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少三个叶片),早熟性好更适合耐密,这是当前的20叶或19叶或18叶品种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叶片的减少,单株对肥水的需求就减少了,更适合密植)。

也就是说,今后的耐密玉米品种将是审定18叶、17叶、16叶的“叶片少,早熟好”的方向。

咱们再看“宝玉803”的抗病能力:

1)茎腐病:陕西鉴定“中抗”,河南鉴定“高抗”,安徽鉴定“抗”。

2)瘤黑粉病:陕西鉴定“高抗”,河南鉴定“高抗”,安徽鉴定“抗”。

3)锈病: 河南鉴定“中抗”,安徽鉴定“感”——这个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育种老师已经进行了“高抗锈病”的品种改良。

4)穗腐病:陕西鉴定“中抗”,河南鉴定“抗”,安徽鉴定“中抗”。

5)纹枯病:安徽鉴定“中抗”。

还有最大的一个看点:“宝玉803”是白轴的角质粮品种,筒型穗、宽籽粒,籽粒容重800克/升以上(与另外一个红轴角质粮品种“横宽®1号”类似),高油高蛋白(蛋白质和脂肪含量≥16%)。

正因为耐密又耐稀、综合抗病好、籽粒品质佳等突出优势,“宝玉803”在省审之后,已经申报的国家黄淮海的夏播审定。

审定17叶、夏播5000株至5500株的“角质粮”夏玉米品种,你还知道几个呢?!#玉米真科技##农业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