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泡水难排出,衡水枣强李花里村农民秋收难

眼下正是秋粮收获季,但是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的农民却愁眉不展。10月19日,大营镇李花里村村民胡先生拨打燕赵都市报阳光帮办热线反映,他家的130亩玉米地发生了内涝,还有90亩玉米被浸泡在水里等待收割,担心不能及时收割,影响接下来冬小麦的播种。

反映:130亩玉米遭水淹

枣强县大营镇李花里村的胡先生今年一共种了130亩地的玉米,这包括自家的责任田和一些承包的农田,往年的这个时候,胡先生心里都是喜滋滋的,可今年到了收获的季节胡先生的心里没有一丝喜悦,持续降雨,让农田出现积水,望着一片水田他无奈地说:“只能看着干着急,农民太难了!”

记者从胡先生发来的视频看到,成片的玉米泡在水里,颜色已经枯黄,明显到了该收获的时候。

胡先生称,往年10月初就已经把地里的玉米全部收了,但今年玉米成熟能收的时候,一直下雨,低洼地块农田出现积水,“地里水深的时候能到腰部,收割设备和运输车辆无法进入,根本没法下地收割。”

既然机器不能收割,是不是可以选择人工收割?胡先生叹了一口气说道:“不是没有想过,但是根本不现实,水太深,采了也运不出来,况且也雇不到工人,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

诉求:希望相关部门帮助解决排水问题

三春不如一秋忙,收到家里才是粮。

发愁之际,胡先生决定主动出击,他和几个村民一起从南方请来了专业的水稻收割机。“每亩地的收割费用在150元到200元之间。”尽管增加了费用,但是胡先生心中“粮食不能扔,不论多难也要收完”的信念也毫不动摇,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时间赛跑,抢收一点是一点,以避免玉米浸泡时间过长,使玉米发芽或腐烂变质。

“已经抢收了40亩,剩下的90亩还需要一周左右时间才能抢收完毕。”胡先生称,地里的玉米不能及时采收,除了会影响秋粮产量,还将直接影响到紧接其后的冬小麦播种。“往年这个时候冬小麦已经播种完毕了,现在已经过了**播种时间,再不及时把地里的积水清干,即使种上小麦出苗率也不会高。”

“现在的积水还在膝盖位置,大家都迫切希望能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帮助解决排水问题,抓紧耕种。”胡先生说。

农业农村局:安排了抽水泵日夜排水

据了解,面对异常天气对全省多地秋收秋种带来的不利影响,10月5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切实抓好秋收秋种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出“把秋粮收获到手、把冬小麦种足种好,是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确保冬小麦应种尽种面积稳定”目标要求。

当地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帮助农民秋收秋种?10月19日,记者电话联系了枣强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她不太了解情况,会把记者的问题反映给领导后再给记者答复。

10月20日,记者接到该工作人员的回复电话,她告诉记者,枣强县委、政府两委办出台了《一排双抢工作安排意见》,同时,枣强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一排双抢督导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秋收秋种技术指导小组,分包乡镇进行技术指导,印发了秋收秋种的技术指导建议,向村民发放了明白纸。此外,在19日,他们还安排了抽水泵在李花里村日夜进行排水。

而对于安排了多少台抽水泵?何时能把积水抽干?在记者反映问题之前是否清楚大营镇的受灾情况?该工作人员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表示需要问一下领导,再给记者答复。截至发稿前,记者并未收到该工作人员的回复电话。

大营镇镇政府:正在铺设管道进行排水

李花里村还有多少亩农田存在内涝没有抢收?乡镇、村委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村民抢收?

10月20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枣强县大营镇副镇长郭书正,据郭书正介绍,李花里村比较特殊,由于地势低洼,周边村子的雨水基本都流到了李花里村一带,再加上雨势较大,导致了内涝的发生。“目前,李花里村还有500亩农田存在内涝未抢收。全镇像李花里村这种内涝严重的村子基本没有了。”

“老百姓遇到困难了,我们要积极想办法。”郭书正称,镇里已经协调了抽水泵对李花里村水涝农田进行抽水,但是在排水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所有的坑塘都满了,水没处排。根据县里‘一排双抢’工作安排,我们正在沿着边沟铺设一条1000米的管道,计划把水引到卫千渠,预计一周以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只要管道一通,水立马就抽没了,水抽干后还需要进行晾晒五六天才能播种冬小麦。”对于已经错过了冬小麦的**播种时间,是否会影响接下来冬小麦的播种问题,郭书正说:“应该没问题。县里已经请了专家为村民讲解了播种知识,只要适当增加麦种就可以。”

(燕都融媒体记者张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