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玉”文化走向“王玉”时代的过度期“龙山玉文化”
距今4300—3500年,在黄河中下游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一带,生活着许多父系氏族部落,他们崇拜太阳,高举用玉料制作的鸟型图腾,祈祷着既能飞翔又能通天的鸟型“神玉”把幸福和美好带给人间。据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人们制陶和制玉工艺已非常发达,他们能将黑陶器具制作的像蛋壳一样细薄,能将玉器制作的更加实用精美,他们不但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还创造出了一个新型文化“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直接延续,也是我国夏、商、周汉族文化的起源。我国夏朝的建立,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时代的更替也使流传在各个文化期的“神玉”文化逐渐消失,取而代之是一个新的“王玉“时代,从“王玉”时代到民玉时代直至现代,我国的王朝虽经近四千年的轮回更换,但扎根在人们生活中的玉文化却经久不衰,并不断发扬光大。当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走进博物馆看到珍藏的历代精美玉器时,是否会想到这些玉器的设计和加工技艺的源头均来自于我国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处在新石器时代的末期,是“神玉”文化走向“王玉”时代的转换期,是中华大地进入文明社会的前奏。龙山文化时期的制玉水平较之前的文化期有很大改进,从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看,其种类丰富,琢磨精致,造型优美,晶莹圆润,已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1)龙山文化时期的玉器更加实用和精美。龙山文化时期制作玉器以片状器居多,所用的玉材主要来源于当地,其造型以几何形和人物动物形为主。纹饰有阳线雕和阴线刻两种,玉器的种类比大汶口时期有较大的发展,并按其功能分为礼器、装饰品,以及其它。

龙山文化期的玉斧,还保留着大汶口文化玉器的特征。

龙山文化时期的玉钺,器型更加实用精美。

龙山文化时期的人头型玉佩,已初具写实特征。

改进后的双联玉壁,更加精美。
(2)龙山玉文化受其他文化影响较大。龙山玉文化早期是大汶口玉文化的延续,中期与夏代玉文化交织并存,晚期于商代早期玉文化链接,并受先前北方红山玉文化、长江流域良渚玉文化、黄河上游齐家玉文化和黄河中游仰韶玉文化的影响较大,是一个聚多种文化交织于一身的玉文化,是华夏汉族后来逐渐发扬光大的起源文化。

受黄河上游齐家文化影响下的玉玦

玉刀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较多

受长江流域良渚文化影响下的玉琮

受良渚文化影响下的素面玉黄
(3)龙山文化崇拜的对象仍为鸟型图腾。敬畏太阳崇拜玄鸟是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普遍追求。鸟崇拜是凤凰崇拜的前身和附属,龙山文化的前身主要是东夷族文化,这一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奉行鸟图腾,龙山文化玉器大量的鸟型设计是这一崇拜的有力说明。

古人崇拜的鸟型玉图腾

古人崇拜的玉玄鸟

龙山文化期的人面玄鸟

龙山文化期出土的三鸟联体玉璇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