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情灾情调查:大雨影响下,沈阳新季玉米长势如何?
沈阳地区是辽宁农业产量第一大市,经过5月和7月2次田间调查和走访,发现今年种植结构调整明显,灾情较重,秋季粮食产量预期调低。
受去秋玉米价格走高和稻米价格低迷影响,玉米面积扩种明显,较2021年增加25-30万亩、水稻面积缩减13-18万亩、大豆扩大约4万亩。
今春播种期明显比2021年拉长,4月中下旬零星开始,最晚播种5月中旬,各县区苗情差异大。受5月下旬以来多轮降雨的持续性影响,尤其是7月6-7日强降雨,导致7月中旬各县区出现程度不一的旱田渍涝和积水,出现多年少有的初夏抽穗前渍涝灾害,受灾面积预估在80-140万亩之间;绝收面积预估在16-22万亩之间,主要分布在卧龙湖周边、秀水河沿岸、柳河沿线、绕阳河沿岸,集中在新民大部乡镇、康平中南部乡镇、法库中西部乡镇、辽中中西部乡镇。
受前期积温持续偏少和严重寡照影响,当前玉米抽穗比往年推迟2-8天不等,水稻分蘖和有效穗数偏少1-5个/穴,玉米斑病出现较往年早,根系偏浅。
从未来1-20天的气候趋势看,伏旱可能性排除,有利于坡岗地和山地产量提升,但强降雨依然偏多,平原及低洼的高产地块渍涝风险后期有可能依然较大,受灾面积可能还将有所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