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玉米
第一章 看天吃饭
[微风]什么是天呢?天是风、是雨、是太阳和月亮,也是收割机,是一切自己不能掌控的事物。
提到玉米,我想先从麦子说起。接受了去年小麦麦收时节麦粒发芽的教训之后,今年家乡的收割机提前启动了,村里人都怕突然再来一场雨,可是提前收割的度却也不好把握,过犹不及。
儿童节那天,在电话里,母亲告诉我今年的麦子收早了,湿度太大,卖不出去,所以正在家晾晒麦粒。
“明知道麦子没有熟透,为什么还要急着收割”,我问道。
“收割机来了,大家都在收割,等收割机走了就不会再回来......”,母亲说。
农民的难处很多,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坚持,几千年了,看天吃饭。什么是天呢?天是风、是雨、是太阳和月亮,也是收割机,是一切自己不能掌控的事物。

第二章 苦中作乐
[微风]这片土地养育了这个国家所有的人,但已经有人开始忘本,不再敬畏土地,不再尊重农民。
幸运的是今年的麦忙时节,没有突来的大雨,小麦也没有发芽。大太阳一直悬在头顶,直到玉米播种完了,大太阳仍然炙烤,太阳变成了狗皮膏药,赖着不走。
今年,又不得已,开始抗旱。
一连几天,父母早出晚归,顾不上吃个安生饭,睡不了个囫囵觉。
再后来,持续十来天的抗旱结束了,父亲、四叔、二大爷和大爷一起喝起啤酒,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前两天顾不上吃饭顶着大太阳在田地里浇水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父亲拿着啤酒瓶和我视频,说地里的玉米发芽了,他脸上的褶皱涌起,笑得很开心。只不过他脸上不小心被镰刀割开的伤口还没有痊愈,显得突兀,却掩盖不住他发自内心的欢喜。
父亲是典型的北方农民,几十年和庄稼地打交道,喜欢看看新闻联播,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农忙对他这一辈人来说是大事,也是习惯,更是历史的惯性——尽管他不再需要靠种地维持生计养一群孩子,但仍舍不得田地荒着。他对田地的热爱是朴素的也是深沉的。
突然想起网络上有专家说古诗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科学不合理,应该从教材里删除,我不禁觉得悲哀,难道自己小时候和家人一起顶着太阳除草、施肥、收获的经历都是虚幻的一场梦吗?土地养育了这个国家所有的人,但已经有人开始忘本,不再敬畏土地,不再尊重农民……
今天母亲在电话里提到,前两天下了一场大雨,老天爷把地浇透了,不愁了。

第三章 第一首诗
[微风]下一个清晨,很轻,阳光把梦打醒,咔嚓,我听到玉米又长高了一截。
玉米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全身都是宝,玉米粒是粮食,玉米须是药材,玉米芯是培育食用菌的好基材,玉米叶是很好的牛饲料,曾经玉米秆和玉米芯都是北方农村人过冬取暖、做饭用的柴火,现在科技发达了,收玉米的时候,玉米秆直接被收割机粉碎了还田又变成冬小麦的肥料。
我很庆幸自己生在农村,我很庆幸自己了解庄稼地,更庆幸自己了解玉米。玉米是一种生长很快的植物,特别是雨水多的年份,玉米的生长速度可以和竹子比拼。曾几何时,年少的我写了一首无名的诗,提到过玉米的生长速度:
她说,明儿有雨下来
我在梦里倾听满野里起伏的蛙声
知道这是雨后
夜的狂欢
我确信 今夜
星子闪耀 在远方
抑或比远方更远
我确信 今夜
闪电温柔
门外有隐约的笛声
村庄安静
牛羊睡去
我的骨头散开
灵魂奔向窗外
下一个清晨 很轻
阳光把梦打醒 咔嚓
我听到 玉米
又长高了一截

第四章 第二首诗
[微风]我喜欢和植物打交道,植物不言不语,自顾自的成长,但却愉悦人心,能给人带来不少快乐。
关于玉米地,我有很多故事可讲。在我小时候,家里养了几头牛。对于养牛,我和三个兄弟的任务就是每天帮助父母割草喂牛,尤其是周末或假期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的在庄稼地里穿梭,寻找草多的地块,然后来一次拔草比赛。什么地方草多呢?当然是懒人的田地。我因此知道,村里哪些人勤快,哪些人懒惰。我很感谢哪些懒惰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我可以很快找到“草源”,这让我省了不少力气。
花生、大豆种得密,棉花打农药太多,红薯地里割草要翻秧,都不是割草得好去处。一般只有玉米地行距比较宽,玉米地里的草可以长得很旺盛。于是,在玉米地穿梭成了我的家常便饭。玉米的杆高叶阔,走进玉米地就像走进一片丛林,只不过有时候这片丛林里安静得可怕。漫野里蟋蟀得叫声,凸显了这份阒静。
在玉米地里割草,是一件痛得事情。玉米叶韧性十足,边缘有刺。如果谁胆敢快速穿过没过头顶的玉米地,玉米必将张牙舞爪,割你一个大花脸。不过我们农村人早就习惯了,小伙伴们穿着短袖、裤衩漫野里跑,虽然个个肉薄,但是也个个皮糙,即使每天被割得满身是伤,那一道道渗出血得割印痕,在末了尽情跳入水塘游泳的刹那间都烟消云散了,疼并快乐着。傍晚时分,天将黑了,小伙伴们每人或背或扛或拖着各自的一袋青草回家向父母交差。
有一次我和邻家的哥哥们一起在玉米地里穿梭了很远,才找到一块理想的割草地。于是,我们马上开启大扫荡,一把一把青草入袋,印象中割草的标准姿势应该是双腿蹲下,一手去握青草,一手拿着小铲子或镰刀割草,不断挪动双脚向前。就这样,我们就像一群清道夫,在广阔的绿色浅海里,感受着起伏荡漾的潮水,贴着水底干一番大事业。
正当我干的专注又起劲时,猛然抬头发现面前是一个大大的土馒头(坟墓),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再看身边小伙伴们全不见了身影,我喊了几声也没有人回应,在一片陌生的玉米地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我突然感觉整个世界安静的可怕,正在这时,身后突然出现一声“啊——”的尖叫,我被吓了个半死。原来是小伙伴们的恶作剧。
虽然是恶作剧,但这件事情给我年幼的我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之后我不敢一个人钻进玉米地了,即使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看着路两边高高的玉米丛生密不透风,心中也不觉生出莫名的恐惧。
我喜欢和植物打交道,植物不言不语,自顾自的成长,但却愉悦人心,能给人带来不少快乐。我曾专注的观察过不少植物,当然包括玉米。雨天是观察植物的好机会,尤其在北方,雨天是一个节日。又是在一个雨天,玉米渴望已久的雨天,望着风气、云涌、雨落,继而万物阒寂,沉浸于雨声淅淅,我写下一首诗,诗的名字叫《事实》:
起风了
乌云从南方涌压过来
蚂蚁慌忙着筑巢
收藏粮食
鸽子飞过屋顶
咕咕咕叫个不停
山羊用力挣脱了我的小手
而老牛若无其事
蝉在树林上空
穿来穿去 声音嘶哑有惊恐
然后 大雨哗啦啦
忽然落下
玉米地里玉米林里多像沉默的军队
下雨天 像一场闹剧
而万物各行其事
没有人关心人类
这就是事实

第五章 思念荒芜
[微风]八月里水波温柔,八月里我听到第十九朵白荷的梦呓语,思念像荒草淹没玉米地。
割草的经历,让我了解道勤奋与懒惰的区别。勤奋的农家人会把庄稼当成儿女养,把庄稼打理的生机勃勃。而懒惰的人,吃不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份苦,庄稼地自然荒芜,我曾见过最荒芜的玉米地是这样的:玉米稀疏、纤细,说那满地的荒草把及腰之高的玉米吞没了都不为过。遇见这种地方我当然是开心的,因为一连几天割草喂牛的任务可能久不愁了。若干年后,我仍心系于那片荒芜的玉米地,但不再是为了牲口,而是为了爱情:
我沿着河岸
一路向北
与许许多多草木告别
伏子鸣秋的时节
第十九朵荷花开了
轻咬嘴唇
八月里天空高远
八月是熟睡的新娘
梦着月亮
我沿着河岸
一路向北
与许许多多的草木告别
青纱帐像黎明的天空
白鹭鸶惊扰了梦
第十九朵白荷开了
饮着清露
八月里天空高远
八月时年轻的母亲
怀着婴儿
我沿着河岸
一路向北
想和许许多多生命告别
到秋风乍起
落叶满地
八月里水波温柔
八月里我听到第十九朵白荷的梦呓语
思念像荒草淹没玉米地
我沿着河岸化作一匹马
来不及和谁告别
哒哒哒 哒哒
一路向南

第六章 再见理想
[微风]总有一个美丽的清晨,你打开窗,突然记起自己的理想,然后过往的时日像一条静静的静静流淌的河流。
和很多人一样,我这一生的成长就是一步步远离家乡,越走越远,越走越孤独。人生就是这样吧,热热闹闹、迎来送往终都变得虚幻,只有孤独之中发自内心的感悟最真实。我想念家乡那片田野,想念四季分明,想念魔幻的二十四节气,想念一切关于玉米的人和事,想念玉米地。
总有一个美丽的清晨
你打开窗
突然记起自己的理想
然后过往的时日像一条静静的
静静流淌的河流
泛起雾霭
弥漫两岸村庄
恍若隔世的农丰
与爱情
你走出房门
阳光落在脸上
有点轻 有点温暖
刹那间
几乎所有的美
从每一个孔隙中溢流出来
令你窒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