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越来越科学 青贮玉米成新宠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韩春光 通讯员 谢辛凌
金秋,沈丘县广袤田野,青贮收割机来回穿梭,运输秸秆的车辆络绎不绝。在周营镇谢营村订单玉米基地,记者看到,收割粉碎功能为一体的青贮玉米收割机,正将行行全株青翠玉米秸秆一扫而光,随即吐出细碎的青饲料,直接通过机车上端出料口,喷射进一旁的大型运输车辆。

“以前掰完玉米,还要收割秸秆,再一趟趟往家拉,费时费力不说,堆在家里不仅占地方,还影响环境卫生。现在机械收割省心又省力,既解决了秸秆出路问题,又消除了焚烧秸秆、乱堆乱放现象,还缓解了发展养殖业遇到的饲草紧张问题。”种粮大户赵鹏飞说。
“今年我种了600多亩玉米,通过镇政府牵线搭桥,对接的是周口鑫源种业有限公司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合作的全株玉米青贮裹包项目。这样确实省去了收获、晾晒等不少麻烦,每1000公斤能卖400元,一亩地一般可产青贮玉米秸秆3000公斤,收入1200元,还是挺划算的。”

“这台青贮玉米收割机,一天能收割粉碎400多亩玉米。”负责青贮玉米采购的周口鑫源种业公司工作人员郭友志说,好多农民现在选择玉米秸秆全部粉碎,用于畜牧养殖饲料储备。
“我养殖了40多只母羊,以前没用过青贮饲料。前年看邻居用青贮饲料的效益很好,去年我开始用青贮饲料。青贮饲料中营养物质很多,而且成本低,羊很喜欢吃,育肥快,育肥一只羊能增收200多元。这不,俺提前订购好了今冬明春的养殖饲料。”谢营村脱贫户谢文虎说。

在该县付井镇杨庄村一家肉牛养殖场,记者看到前来卖全株玉米秸秆的大小车辆排成了长龙。来卖玉米秸秆的许多农户告诉记者,秸秆送进养牛场,不仅有效解决肉牛的饲草来源,也消除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给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俺养了200多头肉牛,这几天收购了500多亩的玉米秸秆,支付了10多万元收购款。”杨庄村翠杰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荣翠杰,一边指挥工人把收购的秸秆粉碎入池发酵,一边给来出售秸秆的农民数票子。“秸秆上带有玉米棒的,400元一吨。不带玉米棒的100元一吨。我们一年需要买500吨秸秆。”荣翠杰介绍。
“秸秆用来养牛羊,节省饲料效益高,过腹变成有机肥,粉碎还田肥力高……秸秆利用好,用对地方就是宝。”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兵快人快语。

付井镇有40余个养殖场,养殖奶牛和肉牛达15000余头,每年需要至少5万余立方米青贮、黄贮饲料,加上该镇其他零散养牛、养羊户,每年差不多可消耗近3万亩秸秆。由于青贮和黄贮不需要后期秸秆还田、脱粒、晾晒等,可以省去不少机械和人工费用。
“在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规模有序、稳妥推广粮饲兼用玉米种植,有利于种植和养殖循环互动、绿色发展,实现了种植和养殖的双赢。”沈丘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李旭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