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涝灾后该怎么补救?快进来看看这4条解决方法!
玉米涝害
北方作为玉米的主要产区,如果出现长时间出现水淹玉米,植株软弱,叶片变黄,茎秆变红,根系发黑严重并腐烂,大家就要注意了,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


为科学应对阴雨涝渍影响,加强玉米涝害管理,确保玉米稳产增产。那么涝害发生该如何管理,才能保证玉米生长无碍呢?
01持续排水抗涝
密切关注最近天气变化,在暴雨来临之前做好田间排水沟渠、及时清理田间杂物,让玉米叶片保持干净使其尽快恢复光合作用及其它生理活动。
02中耕保墒
积水过后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玉米根系呼吸不畅,根系能力下降,阻碍根系下扎对生长非常不利,所以暴雨过后一定要注意中耕松土保墒管理,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尽快恢复正常,此外还可以对杂草有一定的防除作用。
03补充养分
暴雨带走一部分土壤原有养分,并且水淹玉米植株根系长势弱,此时必须进行进行玉米的追肥管理,但田间多淤泥一般的施肥活动无法进行,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植保无人机喷洒液体氮肥、S-诱抗素等产品及时补充植株养分尽快恢复生长,另外增强玉米植株的抗逆能力。
在这里推荐使用聚谷氨酸缓释液体氮肥、S-诱抗素进行涝害过后玉米营养补充及抗逆调节,针对有病虫发生的区域也可以一起防治,做到一次施药防治全面。
04控旺+病虫害防治
持续关注玉米常见虫害玉米螟、黏虫、蓟马、甜菜夜蛾等害虫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控,针对玉米螟、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推荐使用虫酰·茚虫威进行防治。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大、小斑病、锈病、褐斑病的玉米地块推荐使用醚菌酯·氟环唑等成分,其中,京博盈收(23%醚菌酯·氟环唑)独家登记玉米大斑病。
玉米发生涝害不可怕,一定要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防工作,水淹过后,及时进行田间有效管理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尽量让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