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九江新闻

2020年11月16日九江新闻

今日要闻:

•央视重点栏目重磅报道九江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工作

•占勇出席九江市佛教书画院成立仪式

•202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青阳腔)研习班结业

•汇聚强大力量 创造美好明天

•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今年首次“负转正”

•九江市中稻再生稻种植规模超过20万亩

•2020年少年儿童食品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走进九江

•《落实进行时》预告:全力实现4A景区县域全覆盖

•九江市三个农产品牌获评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共青城:名杰银鑫智能循环科技项目签约落户

•鄱阳湖进入枯水期

•(直播九江)修水:八旬老人变废为宝 传递环保理念

详细内容:

◆央视重点栏目重磅报道九江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工作

连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重点栏目持续关注九江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工作,浓墨重彩地报道了我市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在全市干群中引起强烈反响。

11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头条播出了***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明确要求,“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五年来,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市工信局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 周立峰】:央视许多画面,展示我们九江在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示范区过程中的许多成果,比如有我们最美岸线、中部云计算、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泰博高效光伏组件等一些企业和亮点,这是中央对我们九江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示范区的充分肯定。

【一段央视新闻视频】:共抓大保护做的是减法,转变的是长期发展模式。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当地积极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坚持从最严格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端发力,关停沿江1000多家小散乱的企业,100多个不符合要求的工业项目也被拒之门外,与之相应的是138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长江沿岸。

在当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还以《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题,重点介绍了长江江西段,特别是我市淘汰落后产业、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动实践。

【市工信局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 周立峰】:从2018年开始,我们先后关停37户小化工企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我们继续抓好化工企业清理工作,严格抓好项目准入,尤其是1公里范围内坚决不落化工项目,抓好存量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是深入贯彻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提升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质量。

【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管委会产业发展部副部长 李启志】:策应九江市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部署,聚焦数字经济首位产业,实行区城联动,实施精准招商;强化部门协调调度,确保京东、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落地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把科技城打造成全省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数字产业化集聚区和产业数字化示范区。

除了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持续关注外,11月14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聚焦九江禁捕退捕工作,节目用近3分钟时长介绍了长江实施禁捕后,九江涉水渔民全部退捕,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上岸渔民转产转业的好经验、好做法。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市禁捕退捕办副主任 饶友平】:全面清理三无渔船,全面我们已经清理了11000艘渔船,剩下少量的三无渔船,确保11月底以前全部清理到位;加大渔民转产就业力度,我们前期已经转产13000多人,力争12月底以前全面完成转产就业,确保每一户渔民中有一个人转产就业。

九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首批创建城市之一,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三分之二的鄱阳湖岸线和水面,承担着“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东流”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堤外生态绿化带,堤内园林景观带”标准,全力打造了九江152公里长江风光带;2019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3家,总数达到1866家,增量和总量均居全省第二;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6家,总数达到510家,增幅全省第一,全市新型化工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园区的边界从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以内调整到1公里范围外。

◆占勇出席九江市佛教书画院成立仪式

11月16日,九江市佛教书画院成立暨首届特聘书画家精品展开展,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候选人占勇出席并观展。

九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备受历代书画名家、文人墨客的钟爱。九江市佛教书画院的成立,为有关方面人士利用九江丰富独特的文化优势、创作出更多时代佳作搭建了平台。本次画展共征集到144件精品佳作,吸引了众多与会人员观展。

占勇还考察了能仁寺、市佛教书画院、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等处,他强调,要充分发掘九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让九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廖奇志,市政协副主席梅武林、秘书长徐勇出席活动。

◆202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青阳腔)研习班结业

11月15日,2020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传承人群研习班结业仪式暨汇报演出在九江学院举行。省文旅厅副厅长郎道先、副市长李小平出席并为优秀青阳腔传承人及授课专家颁发证书。此次研习班为期一个月,由多位青阳腔发掘、传承名家及当代戏曲文学大师亲自传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传承人。

◆汇聚强大力量 创造美好明天

连日来,永修、武宁等地认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家表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汇聚强大力量,创造美好明天,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九江篇章。

永修县召开领导干部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在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增强政治定力,坚持把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永修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奋力冲刺全年任务目标,精心谋划明年各项工作,周密抓好秋冬疫情防控,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如期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武宁县召开领导干部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多形式、多渠道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基层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切实提高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覆盖率和知晓度。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全力冲刺,毫不放松抓好项目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收官战、“十四五”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确保“十三五”收好官、“十四五”开好局。

◆九江: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今年首次“负转正”

前三季度,我市消费市场持续改善,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年内首次“负转正”。

1-9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4.42亿元,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增长3.8%,较二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1-9月,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33.99亿元,同比增长1.3%,年内首次实现“负转正”,较1-6月加快5.9个百分点。

从消费结构来看,市场销售持续改善。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9月当月增长14.4%、稳居全省第一,1-9月累计增幅年内首次实现“负转正”,增长1.3%;汽车类消费强劲,在九钢公司汽车采购项目的拉动下,9月全市汽车类零售增长35.6%,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5.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我市限上零售额增长的一大亮点。

从行业发展来看,网络零售额增势强劲,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2%。

◆九江市中稻再生稻种植规模超过20万亩

为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稳定种粮面积,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中稻再生稻种植技术,目前种植规模已经达到20多万亩。

中稻再生稻是在收获一季中稻后,在中稻的稻桩上萌发再生芽,在不需要整田育秧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再收获一季稻谷的高效稻类型。11月15号下午,省农业农村厅组织40余名全国知名农业专家到都昌县蔡岭镇杨湾村对700亩粳稻再生稻“甬优4949”进行水稻实割测产。专家随机选取四块田,经过测产,最高产量为395公斤,平均亩产为375公斤。

【都昌县蔡岭镇杨湾村种植户 石和庆】:我种水稻1000多亩,再生稻有700多亩,现在是全省最高的产量,来年有信心更加扩大一点。

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总要求,加快适宜品种的推广和筛选,加大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再生稻技术已经慢慢成熟。去年再生稻亩产平均产量达到409.2公斤,也创下全省再生稻再生季单产最高纪录。

【九江市粮油站站长 沈福生】:我们推广再生稻将有助于我们粮食提质增效,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增加农民效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2020年少年儿童食品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走进九江

11月15日,“守护小树苗,我们在行动”2020年少年儿童食品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走进我市,让孩子们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和科学饮食中了解健康生活理念,增加食品安全知识。

【现场】:你今天早上吃的什么蔬菜水果?今天早上吃了面包和两个苹果。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与营养健康专家趣味互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随后,还走进餐厅后厨,参观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流程,对食材的安全保鲜、食物冷藏等知识进行了细致地了解和现场体验。

【小朋友 曾雨涵】:我学到了不能暴饮暴食,要珍惜粮食,以后好好吃饭,才能快乐成长。

除了要安全饮食、均衡搭配外,合理锻炼也很重要。小朋友们在九江自行车协会的骑手指导下,蹬上自行车,体验骑行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到“吃动平衡”的重要性。

【小朋友 王语瑄】:吃完饭以后也要运动,不然的话会长胖,脂肪会变多,抵抗力会下降。

【家长 曾垂勇】:今天学到的这些知识,让我以后在家里,也会让孩子营养搭配,健康成长。

◆《落实进行时》预告:全力实现4A景区县域全覆盖

今年,我市提出要实现4A级旅游景区县域全覆盖,也就是说全市每一个县(市、区)都至少要有一家4A级以上的景区。在今年4月底的时候,《落实进行时》栏目对此进行过采访追踪,当时还有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瑞昌市、浔阳区等5个县(市、区)没有4A级景区。如今,时隔7个月的时间,4A景区创建工作有了新进展,2个县(市、区)实现了“零突破”,还有3个县(市、区)没有完成目标任务。详情请关注今晚20:10播出的《落实进行时》栏目。

◆九江市三个农产品牌获评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近日,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在厦门举行,我市选派的瑞昌山药、溢香禽蛋、永修太空草莓和修水桑茶等绿色农产品在展会上闪亮登场。经过评选,瑞昌市的溢流香双黄咸蛋、独一枝牌山药和永修县的太空草莓荣获此次绿博会金奖。

◆共青城:名杰银鑫智能循环科技项目签约落户

11月13日,名杰银鑫智能循环科技项目签约落户共青城市。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重点建设锂电池、废旧电路板、废旧电子产品、废旧金属等报废资源的循环利用及电子产品生产研发项目,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约5亿元,年税收约4000万元。

◆鄱阳湖进入枯水期

连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大片的滩涂草洲渐渐露出水面。截止11月16日上午8时,鄱阳湖都昌站水位下降至11.74米,跌破12米关口,标志着今年的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与去年9月10日进入枯水期相比,今年推迟了两个多月。

◆(直播九江)修水:变废为宝倡环保 八旬老人编菜篮送亲邻

用过的打包带、废旧的晾衣架,生活中这些被随手丢弃的垃圾,在修水县82岁的陈宇明老人手里却变成了宝贝。他专门收集这些废弃物料,编织成菜篮子,送给亲朋好友,传递环保理念。

一张圆桌,各色工具。就在这里,陈宇明老人将一条条色彩鲜艳的打包带变成了漂亮的菜篮子,打包带是编篮子的主料,而其他部件也是老人从生活垃圾中寻来的废弃物。

【修水县居民 陈宇明】框架、提手怎么想呢,我就用旧的洗(晾)衣架,周围有塑料保护它就不生锈。这个提手为了方便,对这个手又保护,我就想到用气灶的管子,它又软,是塑料的,它又耐用。

陈老说,今年8月份的一天,他在一个物流市场看到大量的打包带剪断后被丢弃,他觉得十分浪费,于是就开始收集这一类废料编篮子。

【修水县居民 陈宇明】 木匠、篾匠都是自己学的,我现在看到这个缠子(打包带)浪费了,这个材料就可惜了,所以我把这个材料利用起来。

得益年少时自学了木工、篾匠手艺,老人使用工具、物料都非常熟练。虽然左眼失明,但老人每天都能编织两个菜篮子,且圆形、方形,大号、小号选择丰富,他还经常把编好的篮子送给邻居们。

【陈宇明邻居 曾娅娣】收到这个篮子非常开心非常高兴,既美观又方便,还符合现在的环保新时尚。

在邻居们看来,陈老的这番做法不仅倡导了环保理念,同时又传承老手艺。

【修水县居民 陈宇明】下面的邻居,他讲你礼拜天休息的时候,我们小孩都在,给我们教他们搞一搞,开一个学习班,他们都有这个想法。

(来源:九江一套)

技术编辑:吴晨

责任编辑:熊焕唐

审核:付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