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稻亩产近700公斤! 重庆“吨粮田”很Nature!
视频加载中...
7月24日,市农业农村委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市“籼粳杂交稻吨粮田技术模式示范项目”的中稻进行了实收测产。结果显示,中稻平均亩产近700公斤,达到预期目标。


在垫江县曹回镇乐安村的示范片区,稻谷穗层整齐,籽粒饱满圆润。这里选用了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4949,并结合了早播培育壮秧、毯苗机插、精确定量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标准化技术。经过专家的实地测产,中稻的平均亩产达到了699.8公斤。

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粮油科科长方立魁告诉第1眼新闻记者,加上双季晚稻,预计能够达到1000公斤以上的亩产水平。跟传统中稻比的话,直接增产300公斤以上。

除了产量高之外,示范片的稻谷成熟期也比普通水稻提前了约10天,这为晚稻的生产争取了更多的宝贵时间。在收完中稻的稻田里,晚稻的栽插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土地再次披上了绿色的外衣。

垫江县曹回镇乐安村种粮大户谭素成说,一块田要种两季水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量也提高了,利润也增加了,增加了种田的积极性。

据了解,为了推动大面积单产的提升,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和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在积极探索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中稻-双季晚稻、春玉米-双季晚稻等多种技术模式,以进一步挖掘我市稻田的温光资源,提高稻田的利用率。


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粮油科科长方立魁表示,下一步,将在玉米上、在双季晚稻上,配套挖掘高产栽培技术,争取双季晚稻亩产能够达到500公斤以上。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莫亚 杨雪仪 特约记者 钟姣 李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