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电风暴是导致心脏猝死的关键因素也可称为交感风暴。在《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指南》中首先提出交感风暴一词:24h内自发≥2次的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同时必须对临床症候群进行紧急处理。交感风暴在临床中并非少见具有变化快、病情急、猝死率高等特点。以往临床一般采取利多卡因、胺碘酮以及电复律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用艾司洛尔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急性心肌梗死是诱发交感风暴的一项重要因素而生理及精神的应激反应、急性心肌缺血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又是引起交感风暴的重要诱因。交感风暴是由于心室电活动非常不稳定而产生的恶性心律失常病情十分危重这也是造成心源性猝死的关键。大量研究资料可见临床治疗交感风暴的经典措施是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静脉注射。当交感神经过度且持续激活时儿茶酚胺使用过量后与受体结合能够加强细胞膜离子通道构型的改变致使诸多的钙离子、钠离子向内流动而钾离子向外流动最终导致各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电除颤尽管是终止心室颤动与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无法根治病因仅能采取对症治疗。而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针对疾病的根源进行治疗有效阻断儿茶酚胺的合成。发生交感风暴后导致机体内的儿茶酚胺含量迅速增多相当于正常水平的100~1000倍还能彻底逆转Ⅰ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此外还可能消除胺碘酮延缓心室复极。因此在交感风暴治疗过程中必须有效阻断交感神经活性及早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注射治疗。艾司洛尔属于起效速度快、失效迅速的一种β1受体阻滞剂一般在心肌竞争儿茶酚胺同时结合位点对β1受体进行有效抑制药理作用时间极短能够在5min后迅速达到药效高峰药物半衰期为2min而且消除半衰竭仅需9min。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过速病情急危重应用艾司洛尔注射治疗后可以迅速阻滞β受体消除交感神经的活性防止儿茶酚胺的过度分泌从而使交感风暴得到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