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经
2022年4月5日(星期二)03时20分,清明(Bright and clear),太阳黄经15度。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太阳黄经15度。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
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因为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将会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一样长的,也就是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都是12个小时。等到秋分节气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渐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在北半球就开始出现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的时间开始短于黑夜;而在南半球则正好相反,白天的时间长于黑夜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
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
星空有约丨今年元宵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还是年度“最小满月”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元宵节将至,又到赏月时。天文科普专家介绍,癸卯兔年元宵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还是年度“最小满月”。 当月亮和太阳处于地球两侧,并且月亮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此时的月亮最圆,称之为“满月”,亦称为“望”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
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计算,北京时间9月22日21时30分39秒,我国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今天也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在天文上定义为太阳的地心视黄经等于180°的时刻,是我国古代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秋分日通常在每年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间徘徊
雨水是24节气中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8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就是雨水节气啦。这时温度开始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3年11月8日) 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请协助补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Z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很寒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