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潜江草把龙灯因采用稻草扎制而得名,形成历史久远。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楚地最早舞草把龙灯见于汉代,盛行于唐,历代相沿承袭。清光绪五年(1879年)《潜江县志》风俗篇记载中有草龙图,并附有对草龙的描述
自贡驰龙彩灯,以专业的服务精神,精湛的制作工艺,新颖的设计策划,为您带来一场灯与光的盛宴,将中国古典灯会艺术发扬光大。 立秋灯会以传统“丰收”为主题,在制作工艺上采用自贡灯会制作工艺,自贡灯会以传统技术为主,素有“形色声光动”之称,而江浙灯会以现代技术为主,“工艺精巧美”便是形容江浙灯会的。 立秋灯会制作的题材上,以五谷杂粮灯组为主,瓜果蔬菜等最为辅,传统的丝架造型,色丁布裱糊工艺
中国彩灯,饮誉古今;自贡灯会,久负盛名。勤劳智慧的自贡人民,不仅将无与伦比的井盐技术奉献给了世界,而且将美轮美奂的彩灯工艺贡献给了人类。在千百年来广布年节灯会的神州大地上,自贡灯会脱颖而出,荟萃了中国灯文化的风采,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使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名播四海
140支非遗小分队300场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年货”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记者近日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在2020年春节、元宵节期间,以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组织非遗小分队奔赴县级及县以下村镇社区、学校等,广泛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涉及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多个非遗门类,共覆盖全国142个贫困县,26个省(区、市)共组织140支非遗小分队,举办约300场文化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丰盛的“文化年货”。 比如,京剧、汉剧、楚剧、木偶、地方曲艺等传统剧目及经典折子戏将在湖北省武汉市各小剧场开锣;安徽省组织非遗小分队首演走进国家级贫困县望江县,为当地村民带来徽剧《贵妃醉酒》、杂技《转毯》、唢呐《梨乡花开》等精彩表演;河南省洛阳市将开展2020年隋唐洛阳城新春庙会、民间故事汇演等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阔别三年的胜芳花会摆会正式重启。2月5日,元宵佳节,廊坊市委网信办联合霸州市委网信办、网易新闻、廊坊市新媒体协会开展“网络中国节·元宵——又见胜芳花会闹新春”主题直播活动,活动通过网易新闻客户端、网信廊坊、网信霸州抖音号进行全程直播。截至发稿前,各平台累计直播观看量达812.5万
1月25日,江苏苏州,一组“虎福临门”彩灯亮相苏州古胥门,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氛围。(IC photo) 1月24日晚上,哈尔滨市道里区松花江畔,游人们有的在观赏红灯笼,用手机拍下美丽瞬间,有的从红灯笼旁走过,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新春佳节临近,哈尔滨市大街小巷装点了许多的红灯、彩灯,扮靓了城市的夜色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昆山龙灯研发中心基地处昆山市东部,西侧为昆山市中环线,北侧临龙灯路,与一期生产厂区仅一路之隔。龙灯实验研发中心作为农作物用药研发基地,其研究成果对自然环境的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规划分为三期,建筑群体坐南朝北配置,一二期建筑由南至北,由东至西逐渐增高,经由建筑量体的穿插与扭转,在和谐的关系中呈现韵律层次
本文摘要:贵阳本地可以去孔学堂想到,这里有猜灯谜、传统评书、威风锣鼓演出、舞龙舞狮演出等;在贵阳青岩古镇景区街道,可以看见真人铜像、地戏演出、苗族芦笙舞蹈等;清镇时光贵州古镇有京剧快闪、3D立体画展等。黔东南的施秉县城以及周边的双井村、平寨村,有燃灯放焰、共计不吃元宵、玩龙灯、斗鸡、斗鸟和摔钹活动;另外,从江县杨柳塘小镇敖村、双井镇黄琴村将举办芦笙节、芦笙不会。 在铜仁大明边城景区,将有盛大的庙会;铜仁的松桃县寨英古镇将举办寨英扯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