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中通社14日电】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14日公布,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与泰国中央银行5月12日签署《谅解备忘录》,加强双方在促进金融创新方面的合作。 据介绍,《谅解备忘录》由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与泰国中央银行行长威拉泰(Veerathai Santiprabhob)于瑞士巴塞尔签署。根据《谅解备忘录》,金管局与泰国中央银行将会互相转介创新业务、共享资讯和经验及合作开发创新项目
由于金融科技(Fintech)和科技金融 (Techfin) 的新颖性,其业务可能面临法律和监管的不确定性。本所致力于利用我们在相关香港金融条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法律和监管环境来引导客户 。我们提供在香港申请各种牌照的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金钱服务经营者牌照(“MSO”)、放债人牌照(“MLO”)及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牌照(“SVF”)、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 第1类 (证券交易)、第2类 (期货合约交易)、第4类 (就证券提供意见)、第5类 (就期货合约提供意見)、第6类 (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第9类 (提供资产管理)、第10类 (提供信贷评级服务) 牌照及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 虚拟银行牌照
新华社香港7月30日电(记者张欢)香港金融管理局30日宣布,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的临时性美元流动资金安排延续至2021年3月31日。此项安排可以继续发挥备用措施的功效,为持牌银行提供美元流动性支援。 今年3月31日,为缓解全球美元银行拆借市场因疫情带来的波动和不确定性而出现的流动性紧张情况,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设立临时性“海外及国际货币管理当局回购交易安排”
2022年1月28日,香港 –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发布联合通函,允许已登记的机构和持牌实体与香港***持牌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合作,以提供数字资产投资服务。 该联合通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举措,将帮助香港创造具竞争力的数字资产市场,加速亚洲和全球发展和接受合规数字资产。 通函的明确规定将推动香港持牌资管经理、银行和券商对数字资产的需求,并使得此类机构可以安全进军迅速增长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
中国金融网讯 央行3月19日发布公告称,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2021年3月25日(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1年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6个月(182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50亿元,起息日为2021年3月29日,到期日为2021年9月27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面值为人民币100元,采用荷兰式招标方式发行,招标标的为利率
香港警方发现五张复制一千元港币伪钞 (2013-12-24) 商业罪案调查科(商罪科)昨日(十二月二十三日)发现五张复制中国银行(香港)2003年版港币一千元伪钞。该五张伪钞分别从两间本地银行所检获。此类新品种伪钞是首次在本港出现
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 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2020年3月26日(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0年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6个月(182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100亿元,起息日为2020年3月30日,到期日为2020年9月28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面值为人民币100元,采用荷兰式招标方式发行,招标标的为利率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作为“超级联系人”的香港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把握机遇、发挥作用备受关注。中国经济网记者在港采访期间,香港各界人士纷纷表示对“一带一路”倡议充满期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高瞻远瞩的构想,为香港的金融和专业服务等行业创造重要机遇。 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什么样位置?香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形象地说,在“一带一路”建设这辆“快车”上,中央已经给香港预留了“座位”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近日收到银行通报,有客户接获伪冒银行发出包含超链接的短讯或电邮,客户点击超链接后被诱骗输入个人网上银行登入名称、密码及银行以短讯发出的一次性密码,其账户及后出现未经授权转账交易,客户因而蒙受损失。 金管局提醒公众,银行不会透过短讯或电邮超链接,引领他们到其网站进行交易,更不会以电话、电邮及手机短讯(包括以超链接方式),要求客户提供任何敏感的个人资料(包括登入密码和一次性密码)。 市民若收到看似由银行发出包含超链接的短讯或电邮,必须提高警觉,不应点击短讯或电邮内的超链接,更不应向不知名网站透露其个人网上银行登入资料
2022年,在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乌克兰危机升级、全球通胀高企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面对国内疫情反复和三重压力挑战,中国经济迎难而进,产业链供应链总体稳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预判、中美宏观走势等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3月9日,华工EMBA教育中心将邀请花旗私人银行董事总经理,亚太研究总监刘利刚博士与大家分享《中美宏观走势与2023投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