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植物
海洋浮游植物是生态系统主要的初级生产者,是海洋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角色。近年来,全球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报告主要讲解以海洋浮游植物为核心的生物泵在未来减缓CO2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嘉宾简介: 孙军,男,现为天津科技大学教授
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来源主要有:池塘换水、空气溶解氧、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这三种来源中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主要来源,其次为空气溶解的氧。有资料表明,在晴天无增氧的精养池塘中,水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占池塘一昼夜产生的氧气总量的百分之90,而空气溶解的氧仅占百分之10
日本大获好评! “养鸡之友”专刊 2021年3月号- 鸡螨(红螨)为养鸡场常见的麻烦寄生虫,白天躲在阴暗处,晚上会吸家禽的血,造成产蛋量下降、贫血、死亡,且鸡场人员碰触后也会引起过敏反应。 2. 传统上如何防治鸡螨? 杀虫剂是最有效的方法,市面专治鸡螨的杀虫剂不多,且使用杀虫剂有抗药性以及药物残留的疑虑。 硅藻土是由浮游植物经年累月沉积在海底形成的化石,硅藻壳上有许多小孔,可以吸收大量水分和空气,具有调湿效果
粉末氯化钙能够在很多行业中,起到一些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会在很多行业之中,带来一定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它在水产养殖的作用。 1、粉末氯化钙在水产养殖中可以降低水体PH值,并且可以进一步影响水体中各类微生物或藻类的活性,从而延长效果持续时间。 2、主要起到向水体中补钙,供螃蟹吸收钙分子,加快甲壳的硬化过程
在自然环境中,海洋微生物(包括细菌、浮游植物和病毒)可以通过气体或气溶胶(微小的水滴或波浪撞击时形成的空气微粒)形式进入大气。气溶胶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成分,能够直接地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或者间接地作为云凝结核来影响大气条件和气候。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海洋气溶胶在地球温度调节中有重要作用,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海洋微生物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一无所知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威海南海新区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将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威海南海新区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示范新区”和“山东省十大生态旅游景区”称号,是旅游观光、避暑消夏、养老康疗的胜地。 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3660.83公顷,湿地率98.64%,主要包括香水河、金花河、昌阳河部分河段及五垒岛湾潮间带区域等
2022年福建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重点问答解析5 2022年福建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定于2022年10月15日和16日,准备报考专升本层次的考生,需参加政治、外语及专业基础课三门必考科目的考试,成考帮考前辅导平台提醒各位考生提前进行复习,科学备考。此外,成考帮考前辅导平台为帮助各位考生更有效的复习,将逐步对各层次、各科目的复习重点进行整理发布,以供考生参考。本次更新内容为《2022年福建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重点问答解析5》,请考生注意
海洋元素循环受到包括浮游植物在内的海洋微生物的强烈影响. 尽管人们早就认识到微生物的元素组成是这些循环的关键决定因素(1)。 分析的局限性意味着目前的理解通常是基于对混合社区中有限数量的平均元素的观察. 因此,缺乏对个体和种群水平上潜在的重要异质性的认识,以及对多元素循环的更全面的理解(1) 2). 因此 单生物/细胞分析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但许多技术都受到低吞吐量的限制. PG电子竞技平台的目标是应用一种新的分析工具(飞行时间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ToF-ICPMS),以促进单个海洋浮游植物细胞(3)和潜在的更高营养水平的快速多元素分析. 该项目将关注(共同)限制性营养素有效性的可变性如何影响非限制性营养素的多元素细胞组成这一关键问题(2)。 这对于理解耦合的营养循环(1 2). 尽管这个问题已经在特定情况下逐个元素的基础上得到了解决(1) PG电子竞技平台缺乏真正的多元素(“ionomic”)疗法(2) 这也解释了混合自然群落的异质性. 因此,该项目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多元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PG电子官网这个项目的问题,请给Mark Moore教授发邮件: PG电子官网申请过程的问题,请发邮件给研究生院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21点击量:74 中俄界湖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是东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东北亚最大的鸟类迁徙通道和停歇繁殖地,拥有大量的沼泽湿地和珍贵的鱼类资源。然而,近年来兴凯湖水华爆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兴凯湖生态统健康和国际水安全,因此保护兴凯湖刻不容缓。 2022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普团队携中国生态学学会“打开新世界,保护兴凯湖”主题科普走进兴凯湖,为兴凯湖乡中心小学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显微镜下的新世界——浮游植物”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在历年为研究生讲授水生生物学课程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着重基础,兼及应用。 全书16章:总论部分包括水环境、淡水生物种群、淡水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水体生物生产力等5章;各论部分包括水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周丛生物和淡水鱼类等7章,着重于生态功能;应用水生生物学部分包括水污染生物学问题、渔业生物学问题、水生生物资源与保护,以及数学在水生生物学中的应用等4章。 本书可作为水生生物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材,对大学生物系师生、环境科学工作者、水产科学工作者和生态学研究工作者也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