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
本文摘要:记者从重庆市旅游局得知,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审定办法,重庆江津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超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批准后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陈独秀旧居陈列馆坐落于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五举村石墙院,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这里原为明光绪年间贡士杨鲁丞的故居,也称之为“杨家大院”
7月14日,协会联合党支部组织秘书处工作人员参观北大红楼与中国***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该馆正在举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与 “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 展览共分6个部分、19个单元,展出珍贵历史图片958张、珍贵文物史料1357件、艺术品40件、珍贵影像13个,场景再现25组,集中反映了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的主要孕育地之一的主要情况和历史地位
为纪念中国***成立96周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激发支部同志的精神热情,2015级硕士四班党支部于建党日前夕举办了“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于2016年10月26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揭牌成立,荟萃上千封历代家书精品的“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历代家书常设展,展览所选家书均为手写件,其中最早的写于明末,最晚的写于2011年
10月25日,我院离退休支部赴安庆市独秀园开展敬老月主题党日活动,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26名退休老干部参加活动。 独秀园内庄严肃穆,大家跟着讲解员的脚步,走过“惊雷”浮雕,穿过牌坊和松柏林荫道,《新青年》杂志雕塑,边走边停边看,纪念馆内陈列的陈独秀早期革命活动的史料,全面生动地展示了陈独秀不平凡的一生。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幕幕场景,让大家对中国***党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陈独秀先生为中国***的创立和建设所作的贡献有了更深的认识
7月1日下午,创建办、质管办联合党支部在202党员活动室组织开展了“寻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以饱满的热情,观看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巨著《建党伟业》,共同重温那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 《建党伟业》深刻再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围绕***、***、李大钊、陈独秀等第一批中国***员展开,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为国家命运、人民未来前仆后继、赴汤蹈火的历史故事。《建党伟业》是我党成长历史的光影教程,使全体党员在影片史实与艺术享受中进一步了解党史,增强党性
7月14日,协会联合党支部组织秘书处工作人员参观北大红楼与中国***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该馆正在举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与 “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 展览共分6个部分、19个单元,展出珍贵历史图片958张、珍贵文物史料1357件、艺术品40件、珍贵影像13个,场景再现25组,集中反映了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的主要孕育地之一的主要情况和历史地位
11月19日下午2点,河南大学张宝明教授为beat365作了题为《在“改造”与“辅导”背后——阅读史视野下的》的讲座。beat365党总支书记高晓东、院长宋祖华、新闻系黄建远、beat365中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院长宋祖华主持。 张宝明认为,《新青年》办刊经历了由松到紧、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编者、作者、读者三者的关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的
根据潮星集团员工培训计划和“潮星集团青年导师暨成才星光大道”活动计划,继首期活动完美开篇,第二期专题讲座活动在世纪远洋宾馆伦敦厅开展。 由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潮星集团“青年导师”、企业发展顾问张朝晖先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民国到新中国各时期的发展衍变、弘扬光大的辉煌历史过程;佛教传入中国,海洋文明对黄土文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挑战;孔孟学说,百家争鸣,唐宋明清文学,鲁迅、陈独秀的新文化运动;辩证思维观点的儒家思想;传统的道德观与法律意识;“仁爱、和谐”的崇高品质、道德思想。张副部长以大量的人物、事实,多个层面、不同角度讲述中国传统文化
(1879-10-09)1879年10月9号(光绪五年八月廿四) 1942年5月27号(1942-05-27)(62岁) 中国***左派反对派(中文:中国共产主义同盟)(1931年–1935年) 陈独秀(1879年10月8号—1942年5月27号),字仲甫,安徽安庆人,系中国革命家同中国***嘅创党人。佢对中国有重要嘅影响,同李大钊一齐俾人叫做南陈北李。1917年,佢主办咗《新青年》杂志,1921年3月24日,佢喺广东活动建党
笔名陈石之、陈涧、陈中、阮园、秦肃宁、吴寅年等。祖籍浙江绍兴,1934年10月生于黑龙江安达。1958年吉林大学历史系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