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台
新华社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农历正月初二到十五期间,每天黄昏时的天空会出现木星、金星、土星、火星和月亮“同框”的“五星并见”天象,十分有趣,感兴趣的公众可以一观。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说,所谓“五星并见”,通俗讲是五个天体“同框”出现在太阳一侧,并且能被我们用肉眼同时观测到的一种天文现象。这种天象出现时,公众可以依据方位识别各个天体,了解它们的运行规律,既有趣味性,又增长天文知识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向通报,农历兔年我国公众可观赏到两次月全食天象。 月食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3种。月亮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就会发生月全食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英文: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缩写:DAMPE)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DAMPE是一个空间望远镜,有效载荷质量1410公斤,它可以探测高能伽马射线、电子和宇宙射线。它由一个塑料闪烁探测器、硅微条、钨板、电磁量能器和中子探测器组成
天文爱好者们也许会度过不眠之夜,因为1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将发生在6月16日凌晨2时23分,4点前后,月亮还会“脸红”。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对于四川来说,天气将是观测的关键因素。届时只要天气晴朗,我国西部、西南部分地区可见全过程
中秋大家一定要上月,虽然今年的月亮可能会小一点,但是也是今年的“第二小满月”,这样的景象如果可以看一定要看,今年的满月时间是在10月2日哟,大家不要错过。 本年度“第二小满月” 中秋将至,天文专家指出,受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影响,今年中秋最圆月有些“小”,系本年度“第二小满月”。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椭圆,月地之间的距离并不恒定
10月26日,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厦门开幕,大会揭晓并颁发“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6位科学家分获这两大空间科学奖项。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为首次设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学军,分别获得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学奖和技术奖。 常进提出的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探测新方法,已应用于国际探测实践和中国首颗天文卫星“悟空号”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为了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并在今天(8日)举行命名仪式。自此,在浩瀚的太空中,又多了一颗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吴伟仁星”的命名不仅是吴伟仁院士个人的殊荣,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月球探测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中国航天发展的高度评价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科学团队由紫金山天文台范一中研究员负责,参与卫星数据处理软件研发、数据分析并负责成果的物理解读以及合作组论文的组织与撰写。该团队目前包括6位正式成员以及20余名博士后、研究生,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1人,DAMPE杰出学者1人,DAMPE骨干学者1人,其中含国家基金委杰青、优青各1人。在首批的电子科学成果的数据分析方面,该团队是合作组内四支数据分析队伍之一,利用独立的分析方法率先证实了常进研究员得到的电子能谱并在国际合作组内首次给出了完整的能谱分析结果
为纪念第56个“学**纪念日”和第20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根据市级机关团工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学**志愿服务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市公建中心团总支在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开展了 “保护绿色生态 共建美好家园”紫金山环保公益活动。 3月15日上午10点,市公建中心团总支组织了10名团员青年来到紫金山,他们穿戴上公建中心特制的志愿者服务队的服装,带上手套,拎着垃圾袋,开始了“保护绿色生态 共建美好家园”紫金山环保公益活动。活动从紫金山的索道入口处出发,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终点是紫金山天文台
浩瀚太空新添一颗“吴伟仁星” 北京9月8日电(郭超凯)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为褒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 北京9月8日电 (郭超凯)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为褒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