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奖
公司主要从事灌浆、耐火、耐磨、加固、防腐、防水、防火、混凝土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及主题包装特种材料等新型工程材料高端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20 多项、专有技术,多项产品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及国家重点新产品等殊荣,多种产品被列入《建筑构造通用图集》。多年来承担着国家及部委下达的多项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并主编和参编《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防腐蚀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钢筋阻锈剂使用技术规程》、《高炉内衬维修喷补料》、《无水炮泥》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工作
胡刚,男,1961年4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导。2000年至2003年任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2002年起兼任药学院院长,2003年4月至2014年4月任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
日前获悉,2017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揭晓,我公司作为合作单位与石家庄铁道大学联合申报的“尾矿库安全分析与灾变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了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此研究成果经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成果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研究项目针对尾矿库堆积坝和水库土石坝不同的特点,提出了尾矿库渗流场三维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和渗流计算的间接化引法,大大提高了尾矿库渗流计算的精度;在动力分析中,充分考虑了尾矿库自身特性,提出了“液化和永久变形相结合的判别准则”,抓住了尾矿库动力稳定的本质,该判别方法与土石坝的不同在于其液化性。 我公司与石家庄铁道大学在河北钢铁集团滦县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第二尾矿库岩土工程勘察、宁城县宏大矿业有限公司1#尾矿库现状坝体稳定性分析及岩土工程勘察等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中进行了联合研究及合作,并有多个工程基于此项研究获得了优秀工程勘察奖
滴酸·草甘膦是目前在桉树林地使用频率比较高的除草剂,因为滴酸草甘膦的杀草谱广、封闭期长等,对于桉树林地面积以万亩计算的种植户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桉树林地很广且处于山地,想要人工除草那是天方夜谭;而如果使用触杀型的除草剂,虽然见效很快,3-5天就可以看出效果,封闭期太短,只能让林地杂草叶子枯萎,基本上只能保持一个月的持效性,喷触杀型的除草剂一个月后杂草继续发芽生长,这无形中增加了人工成本和用药成本,对环境也不友好。通过对比,林地和山坡、路边的除草工作,一般都会选择使用封闭期长达几个月的草甘膦除草剂,而单剂草甘膦的除草剂除草谱还是稍逊于滴酸·草甘膦,一些对单剂草甘膦有抗性的杂草更是不惧打药
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成立于1977年,现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节能领域开展新产品、新设备的科研和开发。同时,在生物医药工程、节能环保工程、安防工程方面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企业创建于1960年,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企业下属全资子企业,是科技部备案的转制科研院所。拥有勘察设计、工程检测、特种施工、工程材料等各类资质二十余项,业务涵盖设计咨询、施工技术、检测加固三个板块。 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交建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交建技术发明一等奖等重大奖项百余项
1、正规院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 2、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 3、有GIS、手机软件研发工作经验者优先; 4、可解决北京市户口,有正式编制。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所)于1979年5月1日成立,是从事电子计算技术在铁路上应用的专业研究所。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智能系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信息工程等的研究、设计、开发、实施、维护、监理与咨询等
潘海峰,男,1982年8月出生,安徽蒙城人,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9778818威尼斯官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主任、威尼斯官网第二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特聘科研导师、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18-2019)、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理事、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统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卫生统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Biomed Res Int学术编辑、《中华疾病控制杂志》英文编辑兼常务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分子流行病学,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Rev Rheumatol、Autoimmun Rev、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等SCI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内外访学研修项目1项等多项科研基金
“由于茶树是南方喜温作物,引种到北方后由于冬季干旱少雨,低温时间长,极易造成茶树冻害,导致茶叶减产甚至绝收。”如何克服越冬冻害,改善茶树种植环境,提高茶园温湿度,是曾经困扰袁洪刚的难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冻害,袁洪刚主持的“茶树抗寒单株筛选研究”,借用日本腊梅抗冻研究方法,首次制订了茶树抗寒评定体系;“茶树速成高产‘区田’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改变了茶树种植5年后才有产出的模式,创出了“一年种,二年摘,三年亩产超百斤”的北方栽培新技术;“山东茶区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研究”,使无公害茶叶生产走在全国前列;“3S技术支持下的山东茶树适生环境评价与区划研究”,利用卫星定位、遥感、信息处理等系统对山东茶园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山东系列高档茶开发研究”,研制出以“碧芽”、“卧龙剑”为代表的系列高档茶,被誉为“江北第一茶”,填补了山东无名优茶的空白
4月15日,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CCI)邓毅教授、林夏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Paul Brandt-Rauf教授一行来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访问,与学院领导班子、国际处副处长迟刚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双方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协议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协商沟通,就教学大纲、教材、教辅材料等教育资源的引进,教学安排与衔接,中方教师赴美培训交流,院际科研合作等具体事宜等达成一致。 邓毅表示,德雷赛尔大学非常重视与兰州大学的合作,将全力以赴,尽快落实合同签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