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计算
教育部可信软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依托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将汇聚国际一流软件工程学科科研工作者,围绕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聚焦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问题,策划与承担可信软件国际前沿和重大需求的重大项目与重大工程,建设面向国家自主可控软件重大需求的战略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信息科学学科高地;提升软件工程学科水平,成为高端创新软件人才的孵化器、可信软件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原创地、具有国际视野和杰出创新能力青年科学家的培养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信息科学学科高地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可信软件领军团队;整合国际科技资源,探索机制体制深化改革,逐步建成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面向行业产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研产三位一体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推动教育部可信软件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和高可信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培育和建设。
南华大学中核集团高可信计算重点学科实验室于2013年5月开始申报筹建, 2014年11月经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审查和正式下文批准设立。该实验室依托南华大学,也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组织开展高水平核科技创新研究、培养和凝聚高水平科技人才、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型实验研究基地。 实验室深度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软件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不同学科领域,以可信硬件、可信软件、可信网络为载体,以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核电软件、核反应堆系统、退役核设施等安全攸关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为核电厂高可信软件技术、高保真数值化反应堆、核设施退役计算机支持技术、核安保信息技术
江南体育官方网站旗下北京中电江南体育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体育电子”),作为专业的的安全芯片商,近日成功进军智能体育领域,携手全球领先的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领域的科技公司阿里云IoT、智慧健身整体解决方案浩思智慧打造了“芯+端+云”一体化智能体育解决方案。 阿里云IoT发行的ID2(Internet Device ID) 是IoT设备里的唯一身份标识,江南体育电子提供的安全SE芯片是ID2以及其他敏感数据的安全载体,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信计算和可信存储的安全服务,实现设备与云、设备与设备间的安全身份认证等服务。江南体育电子的安全芯片符合阿里云IoT安全规范要求,背靠阿里云计算支撑,为应用到工业生产以及商业基础设施之中奠定基础
沈晴霓(女),博士,北京大学教授。获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硕士学位、中科院软件所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软件技术与服务工程领域学科组副组 长,曾任信息安全系副系主任
发展成为中国新一代信息安全的战略制高点、技术创新高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 成为在国际国内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山东可信云信息技术研究院是在省科技厅、省国资委和济南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山东干云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管理中心、山东大学三方发起,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和沈昌祥院士团队等五方共建,立足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需求,面向国家安全、产业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领域,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服务等方面开展可信云关键技术研究、行业应用创新及产业化示范推广,采用“科技创新+产业聚合+资本助力”的研产投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可信云产业生态体系,努力发展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 建设山东可信云研究院,推进可信云发展, 占领科技高地有力抓手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法制网讯 记者 战海峰 近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西南政法大学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AI伦理专委会、西南政法大学高等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人工智能法律与伦理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共吸引了来自党政机关、司法机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科技企业等百余家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加。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岳彩申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AI伦理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教授,重庆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吴勇军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英飞凌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安全微控制器市场头号供应商地位。立足于自身在安全、非接触式通信和集成单片机解决方案(嵌入式控制)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英 飞凌针对众多安全芯片卡应用推出了一揽子基于半导体的安全产品。英飞凌为日益移动化和网络化的世界提供安全解决方案,英飞凌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竭力提升面向诸如近场通信(NFC)、支付交易(业务)、移动和预付费通信、人员和物体识别、公共交通、收费电视、可信计算和系统安全等应用的解决方案的安全性
操作系统:新型操作系统的设计、操作系统性能优化、机器人操作系统等; 移动计算:移动计算系统与应用的分析与优化,包括性能分析与优化、能耗分析与优化、隐私分析与保护等; 软件安全:操作系统和移动应用等的安全分析与防护,包括可信计算技术、细粒度访问控制、旁路(side-channel)攻击与防护等。 l 2016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软件定义的云管理关键技术及系统,排名7/10) l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B1001904,“应用驱动的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软件开发方法与工具”,2017-2021,负责人。 l 国家863重点课题,2015AA01A203,“云端和终端资源自适应协同与调度平台”, 2015.01-2017.12,课题骨干
沈晴霓(女),博士,北京大学教授。获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硕士学位、中科院软件所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软件技术与服务工程领域学科组副组 长,曾任信息安全系副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