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3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科研院所之一,位于青山区和平大道1240号,占地面积177亩,在江夏区安山镇拥有2000亩的中试基地。作为武汉城市绿化服务的公益型、应用型综合性科研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壮大,我院已成长为华中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园林科研机构,科研实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同时,我院也是武汉园林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再教育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我院2014年的主要工作任务:1.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扎实推进农业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2.坚持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增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将服务“三农”进一步落到实处,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重要保障;3.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014 年预算组成单位共 17个,分别是:院本部、水稻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研究所、果树研究所、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场、幼儿园、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动物科学研究所、动物卫生研究所、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环境园艺研究所、饮用植物研究所(茶叶研究中心)、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和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
蔬菜病虫害研究室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病虫害防控研究团队”,是当前广东省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的重要力量。近三年来,研究室先后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国际合作等各级科研项目60余项。发现并鉴定作物新病害13种,建立病害检测与诊断技术8种,研发并获得国家“三证”农药新产品 3个,研制出蔬菜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8套
中国最热门的农业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等。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一份排名前十的农业大学名单,想报考农业大学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学校及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等九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教育部最新批准5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1年起即可招生! 近日,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在发布的《关于批准2020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中公布了获批的5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其中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合作举办的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46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河北医科大学与爱尔兰国立戈尔韦大学(爱尔兰)合作举办的基础医学专业(再生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等4个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福建农林大学与戴尔豪西大学(加拿大)合作举办的植物保护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对于有留学意愿的学生而言,在中外合办项目下学习,一是能够帮助自己提前适应国外院校的教学模式,二是接受外语授课的学习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向招生团队展示了自身的语言水平能力和对外语教学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在未来的留学申请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刘铜团队利用热带农业废弃物生产木霉孢子粉,实现了从实验室优化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该研究在木霉菌固体发酵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4月6日,刘铜团队在《环境管理杂志》上发表题为《利用新建立的固体发酵生物反应器系统快速大批量生产木薯皮生物农药木霉T069》的文章
新乡市禾力教学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农林、医学、师范院校教学使用的生物显微玻片及各类标本,是以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质量、服务为中心,以沟通为桥梁,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宗旨,以******的技术,精心服务于教育行业。 目前公司主要生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所需的生物显微玻片(植物学类、植物保护学类、中药鉴定学类、动物学类、组织胚胎学类、人体组织学类、细胞生物遗传学类、微生物学类、人体病理学类、寄生虫学类等各类产品),以及大体标本、动物骨骼标本、中药蜡叶(压制)标本、植物浸制标本、昆虫生活史标本及实验材料等
《中国生物志库》收录了中国近10万种现生生物物种,以中国境内物种知识为基础,提供植物、动物的形态特征描述、生物学描述、生态关系、分布地区、经济价值、功用等信息,以及物种特征线条图和生境彩图,将物种相关所有知识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出来,可为我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 等专业提供科学权威的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志库》目前包括《中国植物志库》和《中国动物志库》两个子库。具体数据库可通过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电子图书--《中国生物志库》进行了解使用
7月17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桂荣研究员应邀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在农学院229会议室作了题为《昆虫嗅觉识别机制研究及应用》的专题报告。 报告围绕昆虫嗅觉识别机制展开提出当前发展害虫行为调控技术的重要性
负责带领研发团队开展植物保护类产品研发工作。 方向1:从事农药及相关中间体的工艺开发(有机合成领域),包括化合物合成工艺的开发与优化,同步包含节能降耗、“三废”处理等研究,以及工程放大、产业转化方面的技术研究。 方向2:从事有机合成反应的风险研究,包括反应热测定,反应原料、中间产物、产品等的热稳定性研究(分解温度、热效应等),评估放热反应失控后的严重程度、失控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形成对反应工艺危险度的评估,进而对工艺开发人员的开发工作形成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