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国有企业全球布局正在向纵深推进记者了解到,继国资委提出要“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后,中国中车集团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多家中央企业的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国际布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将通过提高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合作,提高国企的国际影响力。 据国资委介绍,目前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已经由工程承包、能源资源开发,拓展到高铁、核电、电信、电网建设运营等领域,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一带一路”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共有47家央企与沿线国家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以亚吉、蒙内等一批铁路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电力项目等为代表的重点项目,有力提升了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水平,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本文摘要:国务院国资委7月15日开会新闻发布会,宣告在所监管的中央企业中积极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等六家中央企业划入首批试点,神华、五矿等矿业央企仍未列为其中。 国务院国资委7月15日开会新闻发布会,宣告在所监管的中央企业中积极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等六家中央企业划入首批试点,神华、五矿等矿业央企仍未列为其中。 这四项改革试点分别为: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积极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积极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派、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在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中自由选择2到3家积极开展驻纪检组试点
吉林酒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历经多年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已经逐步发展成以玉米生产酒精为主的大型国有粮食深加工企业,跻身于中国酒精十强企业之首,成为亚洲最大食用酒精生产商。 创业之初,面对基础薄弱、资金严重短缺,酒精行业普遍不景气的严峻形势,酒精人一直秉承“精诚团结、不畏艰难、务实创业、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稳健、民营资本灵活的优势,突破常规,搭建优质整合平台,积极引入金融资本,吸收非国有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全力推进行业整合,并购重组国内著名食用酒精生产商吉林省博大生化有限公司、梅河口市阜康酒精有限责任公司及梅河口市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梅河口市阜康运输有限公司,成功组建大型混合所有制酒精生产企业集团,一举确定行业内的绝对龙头地位,拥有对国内食用酒精市场的绝对话语权。2017年,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造又有新突破,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合作重组全面启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燃料乙醇生产基地,酒精集团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篇章已悄然开启
13个巡视组均公布了通讯地址、值班电话等联系方式以及组长、副组长等人员信息(点击单位名称可查看详细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经中央批准,2015年中央第一轮巡视将对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26家央企进行专项巡视。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截止到3月6日,2015年中央第一轮巡视13个巡视组已向26家单位进驻完毕,今年首轮中央巡视工作全面展开
万达院线上分家金”......近日,万达电影“万达院线”被”万达集团旗下公司转让,价格1元/平方米。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换股实现国有股。 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万达院线营业收入为27.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25%
10月31日下午,镇江船厂签约镇江船厂获3艘全回转拖船建造合同。该3艘全回转拖船为国投交通公司全回转拖轮集中采购项目,经过前期计划编制、招标评标、技术澄清和商务洽谈,镇江船厂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举中标。 据悉,江苏镇江船厂是江苏历史悠久的造船企业,是我国特种工程船舶主要生产厂家,其制造的海洋多用途救捞船、全回转车客渡船、海洋平台供应船、海港破冰船等特种船舶,产品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亚、欧、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4个月后,渤海银行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6月23日,据港交所披露,渤海银行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根据发行安排,建银国际、海通国际、农银国际、中信证券担任该行联席保荐人
主要观点:SurpriseI:工信部等牵头设立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新材料产业将受益经国务院批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起,联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工商银行等其他投资主体共同出资设立了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出资6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采用有限合伙制,按照市场化原则独立运作。 原标题:微电子材料加速国产替代 经济日报讯记者崔国强报道:日前,经济日报记者从北京化工大学、江苏博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推进会上获悉,我国微电子加工用高端超纯化学品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并已在江苏宜兴建成国内首条年产1000吨黑色光阻示范生产线。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制造2025》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
为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7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会生签署《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 苗圩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一直以来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苗圩指出,《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制造强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将重点在“攻关键、强基础、抓示范、促融合、提质量、育人才、优环境”七个方面下工夫
本文摘要:经国务院批准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动,牵头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工商银行等其他投资主体联合出资成立了先进设备生产产业投资基金。近日,先进设备生产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大会在北京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参加基金正式成立大会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