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
2015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2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6-2019年,三次赴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访学交流。2020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长聘教轨助理教授,2021年入选上海市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
透明太阳能电池(TSC)是一种新型设备,兼具透明性和光电转换的优点,有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车辆或建筑物中。因此,必须考虑到灵活性、颜色感知以及效率等因素?,F有TSC电池大多基于钙钛矿、有机物、非晶硅和染料,但是,材料刚性或着色透明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应用。 据外媒报道,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UNIST)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透明、灵活高效甚至可拉伸的太阳能电池
上海腾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科学、医药化学、精细化工和等领域的公司,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天赋的专业团队,在多孔材料、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材料以及其他新材料科学的定制合成、工艺开发&优化&验证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 卟啉金属有机框架 (PMOF)由金属离子/簇和作为连接体或配体的卟啉或金属卟啉构成,可以克服生理环境中游离卟啉分子的局限性并在生物应用中显示出了巨大潜力。基于此,江南大学严秀平团队在本综述中主要总结了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方法及相关的生物学应用,例如其在仿生、催化和抗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020年06月29日 by materialsviewschina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王松灿教授和昆士兰大学王连洲教授课题组合作,研发了新型硫氧化法将Bi2S3前驱体薄膜转换成BiVO4薄膜,在整个BiVO4薄膜中原位形成氧空位缺陷。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可水解疏水分子给钙钛矿披上两层“雨衣”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王洪强团队和合作者针对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遇水易降解的难题,通过在钙钛矿表面和晶界处组装可水解疏水分子,利用侵蚀的水分构筑双保护层(给钙钛矿披上两层“雨衣”),大大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同时基于1.6 eV带隙的钙钛矿获得了1.205V的超高开路电压
李海敏,女,1978年生,工学博士,硕导,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环境监测专业,2006年获得成都理工大学分析化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四川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西南石油大学材料院工作。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美国普渡大学进行访学研究,主要进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
国大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刘小钢与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类钙钛矿纳米晶X射线闪烁体,能大幅度降低X光成像所用的辐射剂量,减少对人体的危害。(林国明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一组国内外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技术,能大幅度降低X光的辐射剂量,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和制作成本。 国大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刘小钢与23名来自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发出一类钙钛矿纳米晶(perovskite nanocrystals)X光闪烁体(scintillator)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至今钙钛矿领域投资额已近百亿。钙钛矿电池属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包括纯钙钛矿电池和钙钛矿叠层电池两种类型,其中,HJT-钙钛矿叠层电池有望率先产业化。2022年行业新增产能开工近1GW,现有规划超27GW,处于从概念提出到中试线落地的成长初期,与型晶硅电池的“萌芽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大基地建设及分布式光伏应用稳步提升,光伏新增装机超过87GW,同比增长59.3%,成为新增装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电源类型。应用端的火热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光伏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
勤友光电于6月28日进行董事监察人改选,由陈来助博士接任董事长,将以先进设备加速半导体先进封装,次世代显示器及钙钛矿太阳能等新解决方案,与客户共同迎向全球碳中和的挑战与机会。 勤友光电于6月28日召开111年股东常会,选出陈来助、王位三、杨定华、谢胜杰、陈志政五位新任董事,并由徐湘生续任监察人,完成全面改选。随后召开董事会,推举陈来助博士担任董事长,带领勤友光电迈向新的里程碑
化石能源的逐渐耗竭以及化石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障碍,开发利用新的清洁能源是解决这两大障碍的主要途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将是未来世界能源的主体,而太阳能将是重要一员。据有关预测,到21世纪末,太阳能发电将占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