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指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日前发布,2019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与上月持平。综合来看,指数连续两月保持在50%以上,经济运行趋稳态势显现。从全年指数走势来看,市场供需保持扩张,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逆周期调节效果显现
本文摘要: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订购联合会1日公布的数据表明,2月份我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订购经理指数(PMI)分别比上月回落0.1和0.2个百分点,超过49.9%和53.9%。 从历史数据观察,春节当月制造业PMI大多回升,但2月PMI微升0.1个百分点至49.9%,完结了此前倒数4个月的上行走势,指出制造业膨胀幅度收窄。 从分类指数看,在包含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当月生产指数和新的订单指数低于50%的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仓储时间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高于临界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8月31日发布,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分项指数显示,8月市场需求趋于稳定,企业生产活动有所波动,原材料市场价格下降,企业经营基本稳定。综合来看,制造业指数小幅下降,新动能平稳增长
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总体看,8月主要经济指标展现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日益显现。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0%,比7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货物进出口总额28839亿元,同比增长6.0%;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8月国民经济数据呈现出三大亮点
7月31日,生意社发布中国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06,均涨幅为1.05%,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收缩状态,经济下行风险减弱。 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商务活动指数为52.7%,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且连续三个月保持升势
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指标。 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 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指标。 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
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总体看,8月主要经济指标展现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日益显现。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0%,比7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71亿元,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货物进出口总额28839亿元,同比增长6.0%;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8月国民经济数据呈现出三大亮点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1-2月份,工业和服务业数据双双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1.9个百分点,为57.5%,工业生产恢复加快,企业预期好转
日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制造业PMI为35.7%,比上月大幅回落14.3个百分点。不过,专家指出,目前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给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减弱,预计3月PMI指数将会改善
光明网讯(记者 李汶键)据3月15日国家统计局消息,1至2月份,我国服务业明显回升,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改善。 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2022年12月份为下降0.8%;两年平均增长4.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9.3%、7.6%;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6%、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