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尾
本报惠州6月7日电 (记者李刚)6日上午,2020年广东惠州增殖放流活动在惠州市举行。作为今年广东省增殖放流活动的主会场,此次活动举办方共向大亚湾海域放流石斑鱼、鲷科鱼类等海水鱼苗194.7万尾,斑节对虾苗3440万尾。今年广东全省预计增殖放流超7000万单位重要水生生物
12月30日,由我单位承担的“2022年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亲本更新补助项目”亲本投放验收在试验基地蒲江县甘溪镇泉滩村进行,项目主管单位温江区农业农村局派员参加。 验收组查看了项目实施现场,查阅了项目相关材料,听取了项目组的情况汇报,进行了现场测量,本次共投放花(鱼骨)亲本924kg,唇(鱼骨)816kg,亲本规格整齐、健康有活力,具有显著品种特性。通过项目实施,亲本繁殖力提升,预计年累计新增花(鱼骨)、唇(鱼骨)繁殖鱼苗750万尾,培育规格苗200万尾
大观发电厂为维持水库水域生态环境平衡,有效抑制淡水贻贝孳生,维护水库设施安全,增进发电取水效率,于107年11月1日在日月潭朝雾码头办理放养鱼苗,透过生态抑制有害物种(如贻贝生长),复育保育台湾原生种鱼类生态活力。 大观电厂每年均在日月潭大规模放养鱼苗,鱼苗种类均选用日月潭原生种的鱼类,主要是因为俗称“菜蛤”的淡水贻贝会附着生长在电厂取水的拦污栅,影响发电取水效率与设施安全,放养可克制菜蛤的天敌鱼类(如乌鰡、大头鲢均会吃食淡水贻贝)。另由于日月潭原生种鱼类如曲腰鱼、奇力鱼都是地方知名鱼种,为敦亲睦邻,维护当地鱼民鱼获及补鱼文化传承,投入复育及鱼苗放养,增进日月潭的生态平衡
湖北楚襄农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现代立体生态养殖技术为基础,以特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产品研发与深加工为核心,集特种水产养殖、销售、技术推广于一体的多元化立体生态科技企业。专业从事南美白对虾、沼虾、小龙虾、螃蟹 泥鳅等水产品养殖,经过数年的试养,水产养殖从亲本提纯,人工孵化,苗种培育,商品养殖,病害防治,捕捞运输等各个环节充分掌握了核心技术... 公司拥有规范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000余亩,大力发展新型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先后成立种苗培育中心、养殖中心、饲料研发部、产品研发部及招商服务等部门,在生产上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健康增收的现代农业标准。 南美对虾养殖介绍: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公司在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外塘,大棚养殖稳产稳利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成功开发出“工厂化集约型”养殖方式
根据《海南省海洋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海南省贯彻落实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销号工作办法的通知》(琼自然资督〔2019〕2号)要求,按照“整改一项、验收一项、公示一项、销号一项、备案一项”的原则,现将国家海洋督察整改任务(序号4)整改完成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8月19日至25日,共7天。公示期间,欢迎公众对整改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23882622
红网新邵分站7月21日讯(分站记者 隆清泉 通讯员 金叶琳)7月19日,湖南省新邵县组织人员在县城资江河段举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活动以“构建美好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由新邵县畜牧水产局和湾田广场共同举办。 活动现场,来自新邵县人大、畜牧、渔政执法等单位和湾田广场等企业的100多名青年志愿者和各界群众,提着桶子,端着水盆,将一尾尾鱼苗投放到资江河中
赖坊镇将鳗鱼生态养殖与农业休闲观光相结合,打造集康养、旅游、促进农业增效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 日前,记者在位于赖坊镇南山村的永星鳗鱼生态养殖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忙着给即将完成的项目二期鳗鱼养殖温室大棚清理环境。据了解,永星鳗鱼生态养殖基地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其中,工厂化养殖池15000平方米,并完整配套有循环水系统等设施,年产鳗鱼可达125吨
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6月6日上午,由徐州市农业农村局、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徐州市第三届放鱼节活动在美丽的云龙湖畔举行。本届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 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通过促进渔业种群资源恢复,发挥保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生态功能,实现“以鱼护水,水清鱼丰”的生态效果。活动仪式上,2.5万尾各类鱼种投放到云龙湖中,它们将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滤食藻类,修复湖区生态,补充鱼类种群数量,达到净化水质、改善环境的功效,为保护云龙湖生态环境注入新活力
2020年8月26日晚上开始,东兴市医疗卫生机构陆续接诊了一批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症状的群众,经初步临床诊断为食物中毒。目前,患者均无生命危险,情况稳定。经了解,这些群众均食用了8月26日早上从江平镇万尾海域捡来的榴莲
本报讯(记者 吕晓 通讯员 朱虹钰)日前,区林业局、区农业农村委、白沙镇、江津区渝津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会同重庆市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白沙镇人渡码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据悉,增殖放流是长江恢复渔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改善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和长江水质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增殖放流是今年白沙镇打响碧水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之一,利用“生物链净化水质”的模式,既能有效保护长江流域珍稀鱼类资源,又能抑制长江水质恶化,达到有效提高长江水资源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