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站
野外台站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野外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体系、科技平台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部杭州茶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杭州茶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杭州茶树资源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从2005年开始,先后由农业部、科学技术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命名。试验站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依托,以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为基地,重点开展茶树种质资源长期、定点野外观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保护、整理和鉴定评价;2)茶树起源演化和分子系统学研究;3)基于表型和DNA标记的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研究;4)茶树特异资源发掘和种质创新利用;5)基于基因组学的功能基因发掘和利用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北海市辖一县三区,行政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331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00.13公里,总人口145万人。 北海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均气温22.6摄氏度,无严寒酷暑,四季如春,风光绮丽,是度假、疗养、避寒、观光旅游的理想胜地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汪亚)2020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于1月7日在京开幕,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9年,我国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稳步推进,地震速报时效和精度不断提升,国内地震正式速报平均用时572秒,比2018年减少88秒;自动速报平均用时111秒,比2018年减少22秒;自动速报震级平均偏差0.21级,相比2018年精度提高22%。 在提升地震监测水平方面,中国地震局在2019年开展了测震台网、地球物理台网规划编制,推进全国地震监测台网顶层设计。实施100个地震台站标准化改造
4月2日,四川省地震局通报了4月1日甘孜州石渠县5.6级地震发生后,四川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报警信息情况。 4月1日20时23分27秒,甘孜州石渠县5.6级地震发生后,四川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在震后12秒发出了石渠发生5.0级地震的报警信息。部署于省通信管理局、成都铁路局等单位的预警终端实时接收省地震局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信息平台发出报警,为各单位地震应急响应处置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小江断裂带观测台阵运行维护与数据回收服务项目现接受符合资格要求的单位报名参与简易谈判。 1、项目名称:小江断裂带观测台阵运行维护与数据回收服务项目。 (1)采购内容:74个野外流动台站设备的运维以及数据回收,受疫情等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要求至少将70%台站巡检完成
社区检测中心/检测站的最新服务状况(截至早上十时) 政府今日(一月二十日)表示,为了让市民更能掌握各社区检测中心和检测站的具体预约情况,社区检测中心网页已新增功能,显示检测中心/检测站分别在上午、下午和傍晚时段的最新预约情况。 政府发言人强调,检测容量充裕并足以应付岁晚过关人流需要。截至今日上午十时,今日和明日(一月二十一日)全港社区检测中心/检测站仍各有约65 000及约87 000个检测预约名额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管理部门 科研部门 科研团队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2019年6月27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优化调整名单,调整后名单共包括97个国家野外站,我室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被评为优秀(共24个优秀台站)。点击查看相关内容。 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致力于我国空间环境地区特性与变化观测,注重地球空间不同层次耦合,开展空间物理学科相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强调多手段综合链网观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发,以及国际联测与合作,注重科学问题驱动的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牵引的应用基础研究,在观测技术特色和创新以及数据共享和利用上起到表率,在我国地基空间环境观测研究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环科院)成立于1978年12月31日,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为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环科院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科院拥有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三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科研实验室,以及十余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野外台站
摘要: 通过分析Svalbard地区近80a来的气候变化表明其总趋势为缓慢变暖但70年代后期Svalbard地区的降温是全球升温的一个例外。同时对典型台站的分析得出:Svalbard地区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局地的气候变化原因导致了两地之间的某些差异。 [1] 汤懋苍李后强.关于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启动区的分析事实.见: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42~48 [2] 王春生蒋全荣余志豪.北极区海冰面积低频变化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的作用.大气科学199721(1):123~126 [10] 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22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