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奖
[中国,上海,2022年7月13日] 近日,首届华为云杯“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正式启动。作为首个聚焦“少年开发者”素质培养的人工智能科创竞赛,本届大赛以“科技创新,让美好发生”为主题,鼓励学生将知识和社会实践相融合。 本次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复旦大学指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上海市育思青少年计算科学发展中心承办,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教育信息化专委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国际计算科学创新教育联盟支持
市领导为宁波大红鹰学院生命关怀志愿者团队颁发“‘阿拉伴’助力团队感谢状” 日前,宁波市“阿拉伴”失智老人关爱项目启动一周年纪念活动在宁波庆安会馆举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红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亚南,与来自社会各界的“阿拉伴”志愿者齐聚一堂,为“阿拉伴”活动再出发助力。宁波大红鹰学院生命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及40余名生命关怀志愿者代表应邀参加了活动。 会上,余红艺为宁波大红鹰学院生命关怀志愿者团队颁发了“‘阿拉伴’助力团队感谢状”,许亚南为宁波大红鹰学院教师姜帆、熊兢等颁发了“‘阿拉伴’志愿者感谢状”
康琦教授团队成果获同济大学2020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 2020年12月22日下午,同济大学2020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发布,十大科技成果涵盖了工程制造、绿色环保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其中,我院康琦教授团队研发的成果“面向工业系统智能优化与决策的边缘计算平台”上榜。 康琦教授团队面向复杂工业过程智能运维,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开发了高集成度与模块化的边缘计算平台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日前正式启动,本届推介活动设特别奖若干,精品奖10个,优胜奖若干;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和入围奖若干。 为落实国家文物局加大对博物馆优秀展览宣传推介的要求,主办单位将在推介活动结束后,择优资助相关展览编辑出版《策展笔记》,并举办学术研讨、策展培训、获奖项目专题展等相关活动。 参评推介项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择优向推介活动办公室推荐,中央部门、军队系统及其有关单位推荐的陈列展览,可直接报送至推介活动办公室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品牌文化活动—2021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辛丑牛年),以2021年的中国生肖形象“牛”为设计主题,面向全球范围征集优秀的设计作品。大赛已连续举办六届,旨在向全球传播中国的生肖文化和春节文化,用设计语言融贯海内外文化交流,赋予传统生肖新的生命力与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牛年主题IP形象设计
磬棰湾杯“诗意承德”诗书画摄影大赛自2017年11月份启动征稿工作,至2O18年7月30日截稿,共收到全国26个省市300多个地区1344人有效投稿2543件。大赛评委会成立了诗词、书法、绘画、摄影四个专项评审组,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对作品进行三轮严格评审,分别评出诗词、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入围奖共224名。 经组委会研究决定,于2018年9月9日在承德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磬棰湾杯“诗意承德”书画摄影作品展,展期15天,至9月23日结束
由上海金伯利钻石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金伯利钻石30克拉全球创意设计甄选”大赛已圆满落下帷幕!参赛选手们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奖项尘埃落定!本次活动专家评委们对作品进行了严格的评审,一共评选出四组奖项:“创意大奖”、“优异奖”、“网络人气奖”和“入围奖”,共38件作品。现根据活动计划安排和专家评委的评审结果,将全部获奖名单公示(详见附件)。 在此,恭喜各位获奖的优秀设计师们!同时,也非常感谢所有参加大赛的选手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参与,支持珠宝原创设计,因为有你才精彩!期待优秀的设计师们有更多新颖、创意、个性的珠宝设计作品涌现!
为进一步打造太极洞旅游品牌,扩大太极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内涵,提升形象,2012年7月,太极洞风景区管委会向社会公开征集太极洞宣传口号及形象标识(LOGO)。截止到10月底,共收到参选形象标识(LOGO)33件、宣传口号4800余条。我管委会组织有关专家集中评审,共评出获奖作品8件
《年鉴》编委,您好!我叫刘登港,1997年生于江苏灌云县,2019年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设计系。曾担任2017年校级大学生创业项目负责人,先后获2017年山西平面设计展三等奖,2018年山西平面设计展优秀奖,2018年第二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入围奖。 1.此次作品结合了哪些传统元素呢? 在作品结合的时候,考虑到是中国传统节日,运用了祥云纹、水纹、灯笼等元素
为促进文明用餐,营造健康、文明的饮食文化,今年4月,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文明办等六部门联合向社会发起了《海南“公筷公勺”设计征集大赛活动》。截止7月底,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4个省、市(区)的参赛作品119件。大赛评委会评委根据安全、实用、精美的设计原则,以及体现海南特色、民族文化创作灵感、具有创新工艺应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对119件作品进行了评审,评选出(特等奖空缺)一等奖4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10件、入围奖9件共28件拟获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