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
讲座:何建明在现代文学馆讲《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国家公祭日,何建明带着新作《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和南京比起来,“北京人的痛感不够”。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何建明讲述《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中罕为人知历史史料
12月13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公祭日,在院党总支副书记张有全老师的带领下,继续教育学院三十余名党员师生和入党积极分子奔赴翠微山烈士陵园,开展“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下午二时许,纪念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了帷幕。学工部杨效泉老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国家公祭日”的来历和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并勉励大家要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一九三一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侵占东三省,次年又发动“一.二八事变”,成立伪满洲国。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即全面展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相继沦陷。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最终失守,日军在连续六个星期里,屠杀了三十万以上的战俘和平民,史称“南京大屠杀”
新华社南京8月15日电(记者邱冰清)《应声立 循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35周年回顾展》15日在南京开展。展陈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建馆立业、深耕研究、广征文物、精益教育、馆际交流、永续和平6个板块,展示了纪念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历程。 2020年是纪念馆建成开放35周年
中新社南京八月五日电:南京市近日以一位美国传教士名字命名了一座图书馆,以此纪念该牧师约翰・马吉在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中拍摄下了屠城铁证。 约翰・马吉在二战期间是南京道胜堂教堂的传教士。一九三七年日军占领南京,疯狂杀戳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达三十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历史是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存续的根基。纪念活动是强化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方式。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龙教授自2007年起潜心研究中国***纪念活动史,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纪念活动史》,是他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新华网华盛顿2月15日电(记者潘云召 杨晴川)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所属的有关小组15日就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大量亚洲其他国家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问题举行听证会,3名现居住在韩国和澳大利亚的“慰安妇”幸存者到场作证。 民主党议员迈克·本田在听证会上说,他最近在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提出了一项谴责日本强征亚洲其他国家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的决议案,要求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慰安妇”问题,就此进行道歉,并承担相关历史责任。 本田说,他曾在1999年向加利福尼亚州议会提出决议案,呼吁国会敦促日本政府向在南京大屠杀中的受害者、“慰安妇”和被强迫做苦役的战俘正式道歉,这一决议案后来获得通过
1月29日,由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中共天津市和平区委、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和平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承办的和平•枫叶杯全国连环画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展在我馆展出。 本次展出的连环画作者,既有全国著名的连环画家,也有业余连环画作者,上至九旬的老画家,下至5岁的小画家,更有来自美国和日本的连环画爱好者,他们所创作的连环画艺术精品将令观众大饱眼福。 天津著名连环画家马寒松、赵正阳、赵士英、王金厚、华克齐、李殿光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精品力作
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了引导全体教师铭记历史,培养爱国情怀,激发大家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12月13日,龙井二幼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以“勿忘历史 砥砺前行”为主题的国家公祭日线上活动。 活动开始,全体教师认真观看《南京南京》电影,通过电影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弘扬先烈爱国家、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文明古国。我国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大家的心中有一段忘不掉的`经历,一段抹不去的耻辱。 当时的日本是一个野心很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