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
1952年4月9日,授予郭沫若“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
1952年4月9日,授予郭沫若“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典礼在莫斯科举行,特别推荐连环画《洪波曲》。 4月9日《洪波曲》 1952年4月9日,授予郭沫若“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典礼在莫斯科举行。郭沫若在授奖仪式上说,我在此接受奖金,不仅是我个人的无上光荣,也是中国人民的无上光荣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