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布局
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56年12月,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摄影组织,是中国***领导的、由全国各民族摄影家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是党和政府联系摄影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中国摄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主席先后两次亲笔题写会名。 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宗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团结和动员摄影家、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推动摄影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促进摄影事业的全面发展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于7月底全面启动,湖北省强力推动“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 据悉,湖北省政府成立了省综合交通运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交通运输厅并挂牌,行使全省综合交通运输的统筹规划等职能,为推进“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按照“发展战略+空间规划+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构建了多层次交通规划体系,组织开展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区、开创九州通衢新优势”发展战略研究,组织编制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建设规划等,正在组织编制湖北国家公路国土空间控制规划等
组织拟订并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战略和政策,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总体布局。组织编制并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协调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示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污染、无化肥、无农药残留”的有机农产品受到更多群众的喜爱,市场需求十分旺盛。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分析表明,过去10年,在一些国家的市场上,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年递增率超过20%,足以证明搞好农业生态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切实抓好农业生态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为了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港口资源,完善宜春综合运输网络,促进宜春内河港口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5月12日,《宜春港总体规划》获江西省政府正式批复。这是宜春市第一部港口总体规划,将为全市港口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宜春港是江西省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中国环境现状和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前沿技术保障与系统解决方案的环境服务业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 2017年,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环境保护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以2016年为基准年,覆盖环境与生态监测、环境治理业、生态保护三大领域(包含10个细分领域)中独立核算的环境服务从业企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的统计调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为统计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基于2016年度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数据,简析及呈现环境服务业发展趋势,以期为行业企业决策和发展提供参考
日前,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第一、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结果,朝阳区高分获评“优秀”档次,为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贡献了“朝阳经验”。 自2013年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朝阳区着力探索文化事业产业融合、文化文明互促的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之路,文化融合创新的发展势能不断释放。 通过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文旅消费提质、城市品牌塑造和基层治理创新,朝阳区形成了“1+6+8”的文化发展规划体系,构建公共文化设施面上覆盖、线上贯通、点上支撑的“一张网”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4月28日顺利闭幕,根据集团党委要求,5月2日,金控小贷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学习传达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是成都一个崭新五年的开端。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我们要准确把握过去五年成都发展收获的巨大经验与启示,牢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五个发展理念,推进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同时,事业成败,关键在党,要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充分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烟台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学科带头人杜振宁教授,是我省2004年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 今年2月,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杜振宁教授,申请办理了延迟退休一年。 目前,他已成功研发非激素类植物生长促进剂生物肥料,对防治土壤污染,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重庆市政府第138次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重庆大仙女山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20年)》。 大仙女山旅游区地处武隆县、丰都县和涪陵区“两县一区”结合部,涵盖武隆仙女山、丰都南天湖、涪陵武陵山三大片区,规划面积达1080平方公里,研究区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 《规划》围绕中国南方亚高山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旅游试验区两大性质定位,以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三区”建设目标,提出到2020年,把大仙女山旅游区建设成为年接待能力突破20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达300亿元、旅游带动综合产出超千亿级的旅游产业集群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