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
由重庆市医学会主办,重庆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州区人民医院承办的放射医学分会2022年学术下基层活动(开州站)定于2022年10月21日在开州区人民医院举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三)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进展; (四)CT在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应用。 报到时间:2022年10月21日8:00-8:30时; 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1日8:30-12:00,结束撤离。 (一)本次活动免注册费用
单浓度细胞暴露系统是基于ALI(气液界面培养暴露)技术研发的可吸入物质体外细胞多孔道暴露系统。系统能精准控制样品稀释与暴露流量;各孔道流量分配均匀;同时为实验细胞提供静态或动态营养液供给与恒温实验环境,一次实验可完成多个细胞暴露平行样,现已被中国疾控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环境毒理卫生营养研究所、苏州大学、北京卷烟厂、湖南中烟等单位所使用。 样品供应输送系统模块,其主要功能是为细胞暴露实验输送浓度、气压和流量稳定的样品,其输送的样品要求洁净且保持理化特性的一致性,同一个暴露单元各孔道的均匀性良好,保证实验的一致性
任职资格:教育∕工作背景:A。放射医学、放射技术、核物理学、物理学、环境工程、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核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B。从事过辐射检测工作;C
2017年9月27日下午,放射医学系特邀同济大学医学院周爽博士在会议室举行“组学技术在放射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专题讲座。放射所相关科室老师及研究生2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周爽博士以“组学技术在放射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为主题,分国家自然科学研究热点解析、miRNA前沿动态和研究策略、lncRNA前沿动态和研究策略、circRNA前沿动态和研究策略、蛋白组学前沿动态和研究策略、外泌体前沿动态和研究策略六个部分,深入阐述当前组学技术在放射医学研究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人体 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物理、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核素诊断、核医学、医学影像解剖学、肿瘤放疗治疗学、B超诊断学。 就业方向:医学影像学专业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医学、包括传统的X 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 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PET)和介入核医学
内科医生: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初级以上内科学职称证书。(具有中级及以上内科学职称证书,年龄放宽至40周岁及以下;具有中级及以上内科学职称证书且有结核病防治工作经历,年龄放宽至45周岁及以下) 儿科医生: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初级以上儿科学职称证书。(具有中级及以上儿科学职称证书,年龄放宽至40周岁及以下;具有中级及以上儿科学职称证书且有结核病防治工作经历,年龄放宽至45周岁及以下) 中医师: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初级以上中医学职称证书
本职位技师要求2年或以上工作经验。 1. 根据放射工作的要求,按时规范完成各项任务; 2. 负责影像设备的使用,做好日常机器保洁维护工作,协助工程师完成设备保养、验收和鉴定工作; 2. 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技术员可优先考虑; 3. 具备影像学诊断相关知识,掌握各种放射设备的基本性能和操作; 4. 了解相关剂量防护的法规和知识; 5. 责任感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团结协作精神,服务意识高,善于与患者沟通; 6. 具有放射医学技术执业证; 面试者请带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证和其它相关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个人简历。
2018年10月9日-11日,南华大学60周年校庆主题活动之一“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全军辐射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在衡阳市丽波大酒店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和第十届全军辐射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办。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火箭军总医院等来自全国30余家科研院所、医院的200余位参会代表出席了学术会议。 10月10日上午8点30分,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茂祥研究员主持
肿瘤放射治疗增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脑恶性肿瘤、头颈部肿瘤及腹部肿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淋巴瘤等疾病的精确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 肿瘤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鼻咽癌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鼻咽癌防治分会委员;CSCO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放射治疗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头颈部肿瘤放疗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放疗学组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头颈部肿瘤专委会常委;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放射免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西部放射治疗协会肿瘤放疗营养专委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放射治疗分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放疗分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第二届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肿瘤学分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 199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放射医学专业,至今一直在本院从事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工作,掌握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技术,熟练开展肿瘤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及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技术
中新网多伦多8月4日电 加拿大卫生研讨院8月4日宣告,录用华人专家刘菲菲(音译,Fei-Fei Liu)为加拿大卫生研讨院癌症研讨所主任。\n\n 加拿大卫生研讨院表明,刘菲菲博士是加拿大顶尖的癌症研讨者和临床研讨专家之一。作为加拿大卫生研讨院癌症研讨所主任,其工作任务是规划加拿大的癌症研讨要点,拟定和推动研讨与训练方案,一起支撑卫生研讨院战略方案的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