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
2020年6月23日,端午节到来之际,济源市济水一中开展了文化创意、劳动实践、经典诵读、道德讲堂、走访慰问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创意劳动与文化实践中,缅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亮爱国心、激发中华情,为新时代传统文化节日活动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 6月23日上午,全校召开“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班会,重温屈原故事,诵读屈原诗歌、认识端午节的由来,了解端午节赛龙舟的意义,包粽子的方法,从选材、构图、制作、使用与佩戴方法等方面感受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草、编花绳、秀香囊的文化实践过程,增进对中华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与文化内涵的理解。老师还挑选“少年君子”“小小淑女”为大家演示了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习俗:挂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洒雄黄、佩香囊......。城中村作为城市中仅剩的村落化民居点,为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扬,也为了村民们充分感受节日气氛,同时加强融合古荡街道、益乐新村经济合作社、古荡镇村经济合作社,物华物业和村民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沟通。物华物业特组织了“浓情端午,快乐六一”的主题活动,活动当天物业员工与村民们共同参与了"包粽子、香囊制作、了解雄黄酒、小朋友抽奖活动、社区便民服务"等活动,通过活动使村民们充分感受到物业公司热心、诚心、用心的细致服务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重午节等等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为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28日晚19:00由西南石油大学校团委主办、化工院团委承办的 “弘扬传统文化,体验端午风情”的精品小团会在明德楼A318教室举行。校团委素质教育办公室主任温登峰、化工院团委书记张勇以及化工院5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一直是众说纷纭,为拓宽同学们传统文化的知识领域,团会主办方特地邀请了一名同学给大家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关的风俗习惯,并将粽叶、艾草、五彩绳、雄黄酒等端午特色向同学们一一展示
传统节日| 明日端午节,你打算怎么过呢? 每年我们都会迎来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 端午节的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也叫作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正阳节等,各地的叫法因其文化的不同而各有不同。 端午节发源于中国古代的5000-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虽然小学课本上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出现的,但这都是传说... ...通过古代遗迹考证的结果才能追溯其起源
天山网讯(记者刘萌萌 通讯员刘倩 尤倩 施强 田园摄影报道)龙舟赛、包粽子、品美食……6月24日是端午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庆端午·民族团结一家亲”暨龙舟赛在走马川河畔举行。当天,《赛龙舟》《礼仪之邦》等文艺节目的华丽登场拉开了活动序幕。 19点30分,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21支参赛队伍的龙舟伴着急促的锣鼓节拍,如离弦之箭在水面上飞驰
“端”也可说是“初”,是开始之意,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五与午既音同又通用,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故“初五”也就可以写成“端午”了。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作为中华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习俗丰富而意趣盎然: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
在端午节,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今天可开心啊,这端午节颗是我国传统节日啊。在那的时候天,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妈妈一大早就去买包粽子的材料
粽叶飘香,端午佳节,2022年6月3日(农历五月初五),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在2号公寓前举办“弘扬端午文化,传我浓情粽香”端午活动。 师生们时而弯腰卷叶、填陷,时而起身压实、捆粽,一个个造型独特,灵气十足的粽子陆续诞生。活动现场还准备了棉花、香粉、针线等材料供师生们制作香囊,大家相互赠送牵手制作的香囊相互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