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
今年9月份是我市第35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近日,我市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市第35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各项活动的通知》,对各旗县区、市直机关、中央自治区驻包单位、院校和企业要在活动月中开展的内容进行了部署安排。 据了解,在民族团结进步月,我市将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五个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不懈追求;将推进以“八进”为目标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创建、推荐、验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将推进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实事活动;开展以树立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为目标的表彰创建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各族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自觉参与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中来;将开展以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为目标的创建活动,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比赛、敖包节、那达慕、民族歌曲比赛、民族书法竞赛、民族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保护、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将开展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情况的督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民族团结的不和谐因素。
公司自成立以来有着良好的商业信誉,连续几年被有关单位和国家机关授予了众多的荣誉称号,如2009年被西宁市商务局评为“商务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中国银行授予公司“企业信用A级”、2011年被海关批准适用“A类管理企业”、2012年被商务厅评为进出口企业“优秀企业”的称号、2012年被西宁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进出口“优秀企业”的称号、2013年被青海省企业信用协会评为“常务理事单位”的称号、2013年被青海省商业联合会评为“青海省商业百强企业”、2014年被青海省商业联合会评为“青海省商业百强企业”、“青海省诚信兴商企业”等荣誉称号、2015、2016连续两年被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6年被青海省商务厅评为全省对外贸易“先进单位”、2017年被青海省商务厅及西宁市商务局评为全省对外贸易“优秀企业”的称号。 公司主要的出口产品是桑蚕丝机织坯绸,已在浙江、四川建立办事处主要负责丝绸加工及检验、仓储、运输、报关、销售等业务。2008年在新疆开辟陆路口岸,主要负责丝绸产品的报关、运输、销售等业务,形成了完整的海、陆出口贸易运输线
6月30日晚,2019国际旅游小姐洲际总决赛颁奖盛典在湖北恩施市体育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36名佳丽惊艳登场同台竞美,充分展示着女性的端庄秀丽与青春魅力。 通过风情万种的民族服饰、优雅婉约的旗袍、活力动感的泳装、典雅高贵的晚礼服展示,最终,来自中国的佳丽胡怡灵获得冠军,来自日本的佳丽杏果和佛得角佳丽卡地亚 瓦迪拉分别获得亚军、季军。 韩国佳丽奈煐被恩施市文化和旅游局授予“恩施市旅游形象宣传使者”
李正芳是毕节市七星关区观音桥街道五里坪社区的一位苗族妇女,十多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她从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变成民族传统服饰加工产业带头人,用一针一线“绣”出了一条致富产业路。 走进位于观音桥街道五里坪社区的民族服饰加工厂,各种设备运转的声音“哒哒哒,哒哒哒……”,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机器,忙着加工生产。 “打的时候一定要打成等腰三角形,不要打成直角,然后这个地方就稍微再打深一些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到了冬季,经常大雪狂风,阴沉沉的天,出门的人常常因为天气而怨声载道,更多的人望而却步。然而在西藏,拉萨沐浴着青藏高原自然的馈赠,哪里都有暖融融的阳光。 在冬日的拉萨,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的云彩,还有高原毫不吝啬的阳光
博物馆坐落于世纪情歌《康定情歌》发源地-—跑马山脚下索道下站处,占地面积为771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为2313平方米,一共有三层楼。其建筑古朴而雄伟壮观,雕刻壁画,艳丽的图案色彩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石墙、木工、雕刻,绘画融会了康藏地区艺术文化和民间工匠独特智慧,精湛的技艺,雕梁画栋,富有民族特色。是民间“崩科”建筑的典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观的体现,是世界级看点的建筑艺术
8月16日,武鸣区新华书店壮乡书城开展《红色传奇》进校园系列活动“红色诵读”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回望红色历史,铭记先辈伟绩,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参加活动的学生们身着壮民族服饰,登台诵读了《沁园春·雪》、《大江歌罢掉头东》、《梅岭三章》、《囚歌》、《我的“自白书”》以及《英雄拔哥》《红色翻译家张报》等《红色传奇》中的经典篇目。环绕红色故事,学生们时而庄复肃穆,时而铿锵有力,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再次用饱满的激情展现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
2018年7月12日继“社会办学与非遗传承对话”活动之后,下午14:30至17:00在非遗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内举行了“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交流会”。出席此次交流会的嘉宾有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倪赛力等11位北服各专业学院书记院长、贵州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张诗莲、贵州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主任龙佑铭、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唐人坊非遗学院院长唐燕及副院长濮燕子等领导。 2018年7月12日继“社会办学与非遗传承对话”活动之后,下午14:30至17:00在非遗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内举行了“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交流会”
贵州盛华民族文化传承中心民族服饰博物馆成立于2013年3月,是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保护和抢救贵州民族传统手工艺遗产,用于传承刺绣技艺的教学实训基地。馆内珍藏有贵州及周边省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绣片、蜡染及银饰等手工藏品百余件博物馆是集收藏、展出、研发、教学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文化传习基地。馆内收藏了背扇(背带)11件;各种传统刺绣老绣片47件;蜡染、枫香染21件及其他藏品
近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驻埃及大使馆联合主办,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2017“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埃及行·新疆篇”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非遗文化周”在埃及开罗和亚历山大同期举办。 活动期间,“多彩新疆”摄影图片展、“霓裳之魅”民族服饰展、“天山琴韵”民族乐器展等展览展示了100幅反映新疆地区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发展变化的摄影作品,45件新疆少数民族乐器,以及26套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更具西部特色的展览是新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各民族紧密团结、安居乐业现状的真实写照,使参观嘉宾对新疆的发展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