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
内容提要:随着事实与价值的断裂和实证主义的崛起,立法法理学在当代法学理论中被置于十分边缘的位置。虽然出于现实的立法需求,立法相关问题依然在法社会学、政策科学、法教义学、规范伦理学等研究领域得以零散的保存。但是由于方法论藩篱的存在,各个研究领域都无法给出完整的立法理论
施米特是欧洲20世纪最重要的公法学家之一,一生中对欧洲和全球的政治秩序思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大地的法》中,施米特以为,欧洲现代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法秩序从现实到理论上都已经严重不足,必须要引入大空间的秩序,才能为欧洲和世界确立被实证主义和自由主义所败坏的国际秩序。 本辑的主题论文包括施米特基于此而对战争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著名的施米特学者韦伯对施米特《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一文的分析,深入其思考
Jessypub在杰克的故事回响中提到《大破译》这本书。书中的提法让我想到另一段和杰克的聊天。他为了了解自己的能力从何而来,也常注意这类的报导
Jessypub在杰克的故事回响中提到《大破译》这本书。书中的提法让我想到另一段和杰克的聊天。他为了了解自己的能力从何而来,也常注意这类的报导
西方法社会学派(或自由法运动)的创始人是奥地利法学家欧根·埃利希(Eugen Ehrlich,1862--1922)。 欧根·埃利希(Eugen Ehrlich1862―1922)出生于奥地利帝国布科维纳省省会切尔诺维茨。1886年在维也纳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曾任维也纳大学和切尔诺维茨大学罗马法教授,兼任律师
文本示例: 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予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 】 2.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 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 5.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 】 6.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 】 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 9.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对的心理现象被称为【 】 12.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被称为【 】 13.在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不同行动者之闯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被称为【 】 14.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剐的事物的象征,被称为【 】 15.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这种观点来寓予【 】 16.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划分,可将社会网络分为【 】 17.一般认为,所有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是【 】 18.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将群体剃分为【 】
施米特是欧洲20世纪最重要的公法学家之一,一生中对欧洲和全球的政治秩序思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大地的法》中,施米特以为,欧洲现代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法秩序从现实到理论上都已经严重不足,必须要引入大空间的秩序,才能为欧洲和世界确立被实证主义和自由主义所败坏的国际秩序。 本辑的主题论文包括施米特基于此而对战争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著名的施米特学者韦伯对施米特《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一文的分析,深入其思考
本书包括有实证主义的东渐、徘徊于形而上学与实证论之间、实用主义的引入与变形等五章的内容。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自19世纪后期开始,亦被系统地引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传统哲学冲撞交融,成为近代中国引人瞩目的哲学流派。西方近代的实证主义在其衍化过程中,历经数代,并形成了不同的支流,这种变迁演化,在中国也几乎一一得到了再现
Jessypub在杰克的故事回响中提到《大破译》这本书。书中的提法让我想到另一段和杰克的聊天。他为了了解自己的能力从何而来,也常注意这类的报导
本书探讨了近代初期中西法律概念的变迁,以及这一变迁和个人经历、政治斗争、法律职业、话语背景的联系,并研究“中国因素”和“西方因素”在近现代是如何对撞的,对比中西法概念的语境和自身的内在逻辑,将理论与实践、人物与背景等具体关联的细节机制揭示出来。内容涉及“法律”是怎样实践的,“法律”一词的使用、翻译,法律概念的语境、社会政治背景,法学理论与个人实践、法学权威,对法律实证主义的反叛等。 (人工智能专辑)中国法律评论(2018年4月第2 中国法律评论(2018年1月第1期.总第19期) 迈向法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第2版) 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总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