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
Python变量的命名常称作标识符,规则包括: 长度任意长; 标识符不能与保留关键字同名;可以用keyword模块查看保留关键字。实例代码如下: Python2.x中,标识符以ASCII的字母或下划线开始,后面可以接字母、数字、下划线;在Python3.x中,标识符ASCII字母、下划线以及大多数非英文语言的字母,只要是Unicode编码的字母都可以充当引导字符,后续字符可以是任意引导符,或任意非空格字符,包括Unicode编码中认为是数字的任意字符。(因此可以使用阿拉伯语、中文、日语或俄语字符或Unicode字符集支持的任意其他语言中的字符进行命名) Python对大小写敏感,因此Var与var表示两个不同的变量名
“图片不是文本文件能往里边写代码吗?” “你说的是水印吧?” 真的能写,并且不是水印!下面有请今天的 Web Shell 样本: 你没有看错,就是上边这张小图、一张一堆小点、看似损坏了的小图片(文末有放大版)。 我们知道RGBA颜色由4个数值组成,依次是红色、绿色、蓝色、透明度,这4个值中除了透明度A外都可以用0到255的数字表示,而0-255刚好可以容纳ASCII字符(A只能用0到100表示,不能存储大于100的ASCII字符)。屏蔽网页末尾被电信运营商、恶意篡改添加的多余代码 有时候网站末尾会“莫名”出现一些本来没有的代码,这些可能是宽带运营商添加的,也有可能是网站中毒被黑客攻击后篡改了
尤利乌斯·凯撒借由加密来保护他的机密资讯。凯撒的加密方式是用一个固定的数字K,来旋转字串中的字母,让他的字串没有办法被敌人给阅读。给定一个字串S,和一个数字K,加密S并输出加密后的结果字串
这几天做协会的题目,题目可以写完,但是代码不是太规范。以下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这个就是在网上找的代码规范了,当然,我自己也有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UTF? 答:在程序读写数据时,会用到UTF(Unicode Text Format)标准的代码, UTF的格式如下: ①对7位的ASCll码,UTF将其写成一字节,且最高位为0,即: ②对带5位0的16位字符(实际上只有11位),UTF用两个字节表示,且高字节以 110开始,低字节以10开始,110和10实际上作为前缀,即: ③对其他代码,UTF全用三字节表示,并且三个字节分别用11101010作为前缀。即: UTF采用这种编码格式的优点是扩大了代码容量,而ASCII码仍用单字节表示,这样可与大量采用ASCII码的文本保持兼容。但另一方面,对于亚洲语言来说,UTF并不是太好,因为亚洲语言文字采用双字节表示,而UTF没有相应的支持办法,所以只能用三字节表示
邮件服务器作用是把邮件消息从发信人的邮件服务器传送到收信人的邮件服务器。SMTP的历史比HTTP早得多, 其RFC是在1982年编写的,而SMTP的现实使用又在此前多年就有了。尽管SMTP有许多奇妙的品质(它在因特网上的无所不在就是见证), 但却是一种拥有某些“古老”特征的传统战术
URL 指示资源的位置以及用于访问它的协议。互联网上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 URL,它包含的信息指出文件的位置以及浏览器应该怎么处理它。 2、服务器的位置(无论是通过 IP 地址还是域名) 也称为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或 Web 地址
parseInt()函数的作用是将字符串转换为整数,parseFloat()函数的作用是将字符串转换为浮点数;escape()函数的作用是将一些特殊字符转换成ASCII 码,而unescape()函数的作用是将ASCII 码转换成字符。 由程序运行结果可知上述全局函数的具体作用,当然JavaScript 脚本语言还支持很多其他的全局函数,在编程中适当使用它们可大大提高编程效率。 函数 muti()内部定义了局部函数inner(),判断变量m 是否为偶数,如果是偶数则返回1,否则返回0
ISO(全称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为不同的字母/语言定义了标准的字符集。 在本页面底部列出了 ISO-8859 的不同变体。 ISO-8859-1 的第一部分(实体编号 0-127)是原来的 ASCII 字符集
人生的第一部私人电脑是一台 Acer 电脑,配上 8088 CPU Overdrive (12MHz) 和黑白屏幕,还记得那是中二、三年代,套装价是 $8880。当时打印机的配置是一台 Dot Matrix Printer,在家里就经常用来打印 Ascii 图画,新年时节甚至贪得意打印Ascii 福字挥春来张贴,也是 Ascii 的玩儿。 二十世纪,拜日本 DocoMo 所至,Ascii 图画的玩儿已经进化为新一代 Emoji 图案(颜文字),把 Ascii 的 emotion 图案日本化,缔造出日本自家用的一系列 Emoji 表情图案,皆可爱更具创意,漫延至 iPhone 手机上,成为各位网友在手机、网络沟通时加强感情的助语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