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
本项目“基于物联网的水利灌溉及水资源调度监控系统的研发”,采用物联网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传统环境保护的技术与管理手段中,运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先进的软件系统集成手段,提高数据采集准备度,实现数据实时互联共享,与水利信息化建设同步,实现以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和应用平台为基本框架,对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环节进行监测与管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调度提高用水效率 最终建立起一个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科学保护为主要目标的“数字水利”建设。本项目产品为水利灌溉及水资源调度监控系统,具有数据采集、视频监控、数据通信、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的功能,为水利监控系统打造集监测、控制、防汛调度等多功能应急操控平台,明显提高防汛防控工作效率产品适用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的“七、资源与环境技术/(四)环境监测技术/2、应急监测技术”。
张敏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环境与职业健康系。第七届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历任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近日,我院王德利教授主持申报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草甸草原智慧修复与生态—生产功能协同提升技术及示范”成功获批立项,国拨经费1600万元。该项目由我院教师牵头,整合校内生态、草学、环境、应用数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优势科研力量,同时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承担。 该项目依托我院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针对长期过牧与气候变化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开展草甸草原稳定恢复与生态-生产功能协同提升理论和技术研究,构建草原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技术体系,准确评估草地退化演变过程与恢复潜力,探索草原功能修复与多功能协同维持理论,研发从草原稳定恢复、生态-生产功能协同提升到牧场智慧管理之关键技术体系,创建以草甸草原整体功能与综合效益提升为目标、具有较强示范性与广泛应用性的高效低碳“生态-生产双赢”产业模式,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之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业,致力于广电行业相关技术与产品的开发研究,主要研发方向包括媒体内容安全技术、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广播电视内容和资产管理技术、移动媒体应用技术等,提供媒体内容安全和版权保护、广播电视监测和管理、视频点播、移动视音频和信息管理等解决方案。 1、负责项目需求调研与分析工作,形成系统功能架构,完成需求调研报告和需求规格说明书; 2、负责公司项目通用框架设计与开发; 3、深入掌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面的知识,掌握系统分析的工具,掌握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基础知识; 4、较强的理解客户需求的能力和客户需求分析能力; 5、精通数据库编程,能够使用专业建模工具,熟练掌握WEB编程技术,熟悉J2EE编程,熟悉Oracle数据库。 6、有大数据量、大并发量系统开发,大型应用系统开发和设计经验者优先考虑
冬残奥火炬手陈历俊:参与火炬传递以另一种方式“圆梦” 机会参与像奥运会这种级别的盛会。这次当选冬残奥会火炬手,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圆梦’了!”手持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参与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点位火炬传递的第6棒火炬手,三元食品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陈历俊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虽然火炬传递的时间不长,但却让陈历俊备受鼓舞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方案》指出,全省将通过实施中药材质量提升工程,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通过加强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发挥平邑、文登等中药材种植、加工区位优势,推动建设道地中药材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和质量可追溯的初加工、仓储物流中心,提高中药材流通现代化水平
7月26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召开第15次会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了第二批21项地灾防治行业标准规范名单。至此,地灾防治工程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已发布31项,其中10项标准规范已在今年3月份正式发布试行。2000年以来,在认真总结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地灾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将地灾防治工程行业标准规范编制作为国土资源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先后组织编制出台了《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地灾防治工程监理规范》等行业规范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已经颁布实施3年,全国多数大、中型水厂以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卫生部门在实施国标和应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方面相对较好,由于国标检测方法中许多方法或需要昂贵的进口仪器,或需要非常专业的操作技能,使得广大农村基层小水厂和基层水质检测机构在应用实施上存在许多困难。针对农村供水现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之一的课题《农村安全供水水质检测与水源性疾病监测技术及设备开发》重点研究适合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1000m3/d) 水质检验设备及技术方法,提出与国标检验方法相一致的成套简便易行的检验方法及设备。该课题由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组织承担
您好!欢迎来到苏州清研微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2019年10月22日至24日,一年一度的汽车技术盛会——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19)如约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China SAE),吸引了3000+来自国内外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研发工程师及10000+汽车领域专业观众。苏州清研微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清研微视”)作为国内视觉ADAS产品供应商代表企业之一,携旗下明星产品亮相这一盛会
2月14日,山西省科技厅正式发布了2021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中榜名单,其中,大地控股发榜的《面向大气污染治理和碳中和的天空地一体化精准监测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榜上有名”,被中国矿业大学等7家单位共同“揭榜”。 此系继大地控股2019年度省科技计划揭榜招标项目《煤基固废制生态修复材料及其应用技术与示范》后,公司成功落地的又一个省级“揭榜挂帅”科研项目。项目聚焦产业链“卡脖子”技术,结合大地控股相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难点凝练而成,旨在研发山西省大气环境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与平台并开展监测装备应用示范,突破天空地一体化精准监测关键技术并研发相应装备,实现对省内焦化、煤电、钢铁等重点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精准监测与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