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
医药包装是药品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医药包装设备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让医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而且也对药品质量更加有保障。 医药包装是医药产品质量保证的最后一道关口,同时关系到医药产品储藏,运输,流通,使用过程的质量保障
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资阳万达广场‘毒地’土壤污染事件”监测结果公布。10月11日,资阳市环保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对资阳万达广场所在地块——原铁道部资阳机车厂原七、八分厂土壤及周边环境多氯联苯现状监测结果。由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出具的监测报告显示:所有监测点位均未有多氯联苯检出
近日,我校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德利主持申报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草甸草原智慧修复与生态—生产功能协同提升技术及示范”成功获批立项,国拨经费1600万元。该项目由我校牵头,整合校内生态、草学、环境、应用数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优势科研力量,同时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承担。 该项目依托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针对长期过牧与气候变化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开展草甸草原稳定恢复与生态-生产功能协同提升理论和技术研究,构建草原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技术体系,准确评估草地退化演变过程与恢复潜力,探索草原功能修复与多功能协同维持理论,研发从草原稳定恢复、生态-生产功能协同提升到牧场智慧管理之关键技术体系,创建以草甸草原整体功能与综合效益提升为目标、具有较强示范性与广泛应用性的高效低碳“生态-生产双赢”产业模式,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之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近日,湖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第五届职工创业创新比赛获奖名单公布,我院王永桂副教授团队的《水环境智慧管控系统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优秀创新奖,这是王永桂副教授第二次参赛获奖。 该项目面向国家防灾减灾和水污染防治重大需求,通过开展基于机理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相结合的水质智能监测技术研究形成一种建模简单、数据需求量少、预测准确度高、泛化能力强、可解释性大的水量水质预测模拟技术。目前该套技术成果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SCI论文8篇,累积知识成果转化3项,并获得了第五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解决方案3等奖,成果入选2022年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
惠请转知本署征求112年空气污染防制基金科技研究计划(以下简称科研计划)并办理相关说明会,请查照。 一、本署为持续综整科学数据及专业研究资讯,以做为推动空气污染防制工作所需之立论基础,特规划于112年度持续办理科研计划。 二、112年度科研计划执行期程原则自112 年 1 月 1 日至 112 年 12 月 31 日止,其计划类型及申请方式如下: (一)重点计划:包含5项主题,分别为“净零排放连结空污减量”、“精准控管O3前驱物区域排放”、“研发高效低成本模组化中小型企业VOC防制技术”、“车辆防窜改检测技术”、“城市绿化与空污减量效益研究”,计划经费以新台币(下同) 300 万元为上限,提出研究规划方向之预期成果应切合需求,申请单位请于111年10月31日前提出研究计划书
2017年9月19日至20日,江苏省辐射防护协会成功承办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矿普查培训班(第二期南京班)。本次培训是根据《环境保护部2017年度培训计划》(环办人事函[2017]391号)的工作安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16]59号)而举办的。 本次培训的参训单位涉及近20个省份以及环保部华东、华南、辐射安全监督站等,参训人员175人
(一)承担全省核与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监管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撑工作。研究起草全国辐射环境监测政策、法规草案,承担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工作。 (二)承担全省辐射环境监测网管理工作
中国气象报记者张明禄报道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防雷安全检查规程》等14项气象行业标准。 其中,《防雷安全检查规程》《防雷安全管理规范》《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检查规范》《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年度报告规范》《电涌保护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要求》《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等9项气象行业标准,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这些标准规范了防雷安全检查、防雷安全管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检查、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年度报告、防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等工作,统一了对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要求,是防雷监管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二恶英类监测技术规范(HJ 916-2017)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环境中二恶英类监测技术和行为,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水、气、土壤、沉积物和固体废物中二恶英类的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D 为资料性附录
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的2016中国生态纺织环保科技年会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环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保生向记者透露,《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预计在今年年内发布。 “纺织印染废气排放较为隐蔽,较难监管。由于国家缺乏专门的、针对性的标准,纺织业废气处理和监测技术仍处于空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