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药
儿童发热多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因此选用退热药的主要依据是其疗效及副作用大小。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出售的退热药有数种,剂型有水剂、片剂、栓剂和针剂四种,很多家长在选择时往往无所适从。为帮助各位家长做好退热药的“选择题”,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退热药作一下介绍: 是一种古老的退热药,1899年开始使用,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病死率为30%
1月11日,代表国内医学科普最高水准的健康科普“武林大会”——2018全国青年医生健康科普演讲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 本次大赛以“医学新力量 科普好声音”为主题,旨在激发广大青年医生参与健康科普创作与传播的热情,提升其健康科普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和普通民众,提升大众健康素养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此次大赛云集了华中、华东、华北、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全国七大赛区的前三甲,共21名选手
龙猫药师漫话儿童用药安全(pdf+txt+epub+azw3+mobi电子书在线阅读下载) 2011年确定每年九月是全国安全用药安全月,以宣传安全用药的知识。但在儿童用药领域,还是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误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独特的生理决定儿童用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12月22日,一位骑着电动三轮车的老大爷来到位于山城街道驻地的山亭交警驻巡岗便民发热诊室购买退热药。不到两分钟时间,那位老大爷登记完相关信息,就购买完了退热药物。“大爷,您老人家骑电动车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超速,更不能喝酒后开车!”在岗亭执勤的交通民警一边给老大爷宣传交通安全常识,一边为老大爷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发烧会引起多种症状,比较轻微的情况下会导致头疼、晕等,或者是面红耳赤、口干舌燥、眼睛发干等,以及身体疲乏、浑身无力,应尽快展开治疗。那么,发烧了什么时候吃药比较好?接下来就一起了解看看吧。 退烧药在医学上的规范用法是退热药,临床上并没有什么时候吃最好的说法,只是建议在体温达到38.5℃以上后,可以使用退热药
亲贝网小编了解到,每每遇到孩子发烧,父母就手忙脚乱,尤其是当孩子出现抽搐的情形时,父母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其实,热性惊厥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是儿童发烧时24小时内出现的抽搐情况,通俗来说就是“抽经”。 儿童出现热性惊厥时,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头后仰,双眼呆滞,嘴巴青紫,有口吐白沫;手脚伸直僵硬,抖动不停,双手紧握;不哭泣,也不会回应,甚至有大小便失禁; 发热是引起热性惊厥的最大原因,当孩子发热出现抽搐时,家长要保持冷静,一般80%以上热性惊厥的孩子会在3-5分钟内自行缓解,家长们只需做好以下措施: 1、解开孩子衣服散热; 2、让孩子保持平躺或者侧躺,同时让头侧向一边,等待抽搐结束,通常会在5分钟内就会停止; 3、待孩子清醒后,可立即给孩子喂退热药; 4、如果在抽搐期间孩子出现严重的异常症状,如呼吸困难、窒息、面色持续或反复青紫,需立即送往医院
自100多年前阿司匹林诞生后,一直用于退烧、镇痛等,疗效确切,价格低廉,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但是有的儿童服用阿司匹林后,会引起一种危害极大的疾病――瑞氏综合征。 瑞氏综合征一般最初表现为病毒感染,主要是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和水痘
1、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2、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因为是病毒感染,所以没有特效药,只能是对症处理。 一般情况下,对于轻的手足口病,多数情况下会伴有发热。发热的时候体温超过38.5度,可以选用退热药,常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次退热药之间至少间隔四个小时
进入冬季,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也到了高发季节,各大儿童医院的发热门诊迎来就诊高峰,大部分的孩子都表现为发烧、咳嗽等症状。哪些病毒可能造成孩子出现这些呼吸道症状呢?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权威专家给大家答疑解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 王荃:常见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以及现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流行的新冠病毒,都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