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ci
陈子超,男,毕业于亚体育app下载安装,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体育旅游与休闲运动管理专业);国家社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体育产业入库专家,2016年获得四川省“海高人才”称号,2021年获得成都市“雏鹰计划人才”称号;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外审专家。 自2010年以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余篇,其中SSCI论文7篇,SCI论文11篇,EI论文6篇,CSSCI论文2篇,权威核心光明日报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川大认定标志性成果期刊1篇(SSCI一区,IF:7.578),其他期刊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5项,省重点研发1项,校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及教材3部
来源: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7日 点击数: 一次性给付人民币50万元(税后),优秀博士另增加5—10万元。 1.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不少于1项或省部级项目不少于2项; 2.读博期间,自然科学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或在SCI二区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或获得发明专利2项和SCI期刊论文3篇;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发表SSCI论文不少于2篇或发表CSSCI论文不少于5篇,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或转载期刊论文不少于1篇; 3.获国家级奖励排名前3省部级奖排名第一; 4.获国家级优秀博士论文; 5.国外高水平大学(世界综合排名前100位)毕业博士。 1.主持省部级项目不少于1项; 2.自然科学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SCI二区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或获得发明专利1项和SCI期刊论文不少于2篇;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发表SSCI论文不少于1篇或发表CSSCI论文不少于3篇; 3.获国家级奖励排名前5,省部级奖前2名; 6. 国外高水平大学(世界综合排名前300位)毕业博士
时 间:2019年3月24日(周日)上午9:00 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委员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ESP评测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引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TESOL Quarterly等国际知名期刊及《现代外语》等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外审专家
为了配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满足院系学科建设需求,我校正式购买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数据库,数据回溯6年(2012-至今)。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SCI的姊妹篇,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和引用分析的大型数据库。SSCI是全球著名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数据库,其内容覆盖了政治、经济、管理、法律、教育、心理、地理、历史等五十多个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3400多种期刊
喜迎建校70周年|2021届留学生校友沙希德即将做客第98期《东林校友讲坛》 为迎接建校70周年华诞,学校诚邀海内外东林校友做客《东林校友讲坛》,一起拾忆青春年华,共筑东林梦想! 三、讲坛时间:2022年6月30日(星期四)15:00 六、参与方式:关注“东林团委”官方微信平台(nefutw)进行抢票,凭“抢票成功”凭证方可入场,或加入钉钉群参与活动。 沙希德(Ali Shahid),巴基斯坦籍2021届遗传学专业博士毕业生,现为深圳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组学等,目前已发表SSCI/SCI检索论文30余篇。在校期间,曾荣获2020年“中国政府奖学金优秀留学生”、2021年“金莎娱乐app官方网站优秀留学生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时间:2020年6月28日(周日)9:00 盛羽,浙江桐乡人。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设计系,现为极速快3在线人工计划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
主讲人介绍:许明武,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近日,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通知,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胡开宝教授团队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组织的中期评估并获得60万元的滚动资助。 自2018年1月份开题以来,项目课题研究进行顺利,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目前,已基本建成库容达4千余万形符的中外外交话语语料库,成功建成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数据库、英语国家地区新闻报道语料库(73亿词)、法语国家地区涉华新闻报道语料库(100万词)和非洲国家英语新闻报道语料库(100万词),即将完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数据库综合平台建设
办学60多年的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现设有森林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类、工程管理、物流工程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人数达1300多人;拥有1个林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森林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有交通运输工程、林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交通运输工程1个省级重点学科,有交通运输工程、林业工程和建筑与土木工程3个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博士在校生150多人;学院建立4个省级科研平台(福建省工程索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环境友好森工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数字福建”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交通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院下设4个系(森林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系)、1个实验示范中心和21个实验分室,2个校内实践教学实训基地,3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综合实训基地和就业创业训练基地。 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正、副教授29人,其中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金山学者优秀人才1人,金山学者青年新秀1人,留学回国人员3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具有硕、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5人。学院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主,教学与科研并重,以科研促进教学和学科建设
11月17日晚,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黄雅兰博士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关于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产业发展与探索的专题讲座,讲座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同时进行,学院院长助理刘佳老师担任主持,以网络新媒体专业为代表的超过150名师生参与本次讲座学习。 黄雅兰博士作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致力于媒介文化研究、传播思想史、融合新闻理论与实务研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等CSSCI、S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等项目,并曾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 讲座开始后,黄雅兰博士与师生进行互动问答,了解当前新闻信息获取习惯,进而引出主题,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对于受众获取信息方式的颠覆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