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
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广东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7月1日正式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是广东省首个国家石漠公园。建设该公园,将对广东省完善石漠化治理体系,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探索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创新生态旅游新业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底,广东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申报成功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烟台环评小编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 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宏观分析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认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如下10个方面。 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以及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的部分地区。石漠化是西南地区的一种主要土地退化形式,不合理的土地开发造成土壤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
本文摘要:宣威市借煤炭转型升级之机,减缓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洁净煤技术、智能电网、新型汽车燃料等新能源的研发利用;以发展风电、水电、光伏、生物质能居多,在工业园区打造出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为重点的能源试验样板基地。规划100万千瓦风力发电,推展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三尖山48兆瓦风电场、小江150兆瓦风电场建设;利用石漠化土地,规划10万千瓦的太阳能,增进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逐步创建新能源产业体系,构建新能源产业规模发展,到2020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 宣威市借煤炭转型升级之机,减缓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洁净煤技术、智能电网、新型汽车燃料等新能源的研发利用;以发展风电、水电、光伏、生物质能居多,在工业园区打造出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为重点的能源试验样板基地
30日,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获悉: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2019年全国造林1.06亿亩,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同时,我国4855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2022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名单,两山生态公司与贵州师范大学共同申报建设的“喀斯特地区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立项建设,成为贵州省第一个教育部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标志着两山生态公司锻造科技核心竞争力迈出实质性步伐。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中国面向全球的庄严承诺。贵州是全国喀斯特面积最大的省,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成土慢,有机质含量低,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地表地下的“二元结构”,保水性差,存在严重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同时贵州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煤、磷、铝业基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负责全市林业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监督管理。拟订全市林业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全市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推进全市林业数字化建设
2007年7月6日,九寨-黄龙可持续发展综合应用研究课题总结会议在省政府小礼堂召开,蒋巨峰省长、王宁副省长参加会议,崔广义副秘书长主持该会议。 会议回顾了各级领导对九寨、黄龙景区以及本课题的关心和重视,肯定了课题研究取得的辉煌成果和理论上的创新,总结了课题成功的原因和基本经验。省政府对在此次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进行了表彰,九寨沟管理局名列其一
9月2日至4日,受广西科技项目评估中心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河池市核桃研究所、天峨县林业局、凤山县核桃科研开发中心、东兰县林业局、南丹县核桃产业发展局共同承担实施的“石漠化地区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控研究与示范” 课题(桂AA17204058-15)进行过程现场查定。专家组由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广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的3名专家组成,课题负责人朱桂宁研究员带领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查定。 专家组在东兰县、凤山县、天峨县、南丹县、金城江区现场查看了该课题建立的核桃病虫害防控示范基地,听取了课题实施情况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并实地进行了核桃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效果调查
直播预告丨9月22日9时 “云岭楷模”发布厅:新时代“西畴精神” 西畴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总人口26.4万,国土面积1506平方公里,全县99.9%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区,石漠化面积占75.4%,是全省乃至滇黔桂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曾被外国地质专家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西畴人民面对恶劣的生存发展环境,在摆脱贫困的长期奋斗中,孕育形成了以“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内核的“西畴精神”。进入新时代,“西畴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