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网
2018年9月20日,随着雄安新区中国电信5G外场成功打通基于5G独立组网标准的端到端呼叫,标志着中国电信已携手多厂商在上海、深圳和雄安等多地先后完成了5G SA(独立组网)试点开通。这不但证明了5G独立组网技术可行性,更标志着中国电信5G独立组网策略得到主流5G设备厂家的积极响应,意味着5G试验和部署已拉开了帷幕。 2018年6月13日,全球首个5G SA(独立组网)标准由3GPP正式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7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61号》,公布了工信部批准的《5G移动通信网 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等447项行业标准。 具体来看,447项行业标准包括通信行业标准32项、电子行业标准14项、化工行业标准151项、石化行业标准8项、冶金行业标准19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4项、建材行业标准23项、机械行业标准39项、汽车行业标准3项、船舶行业标准29项、航空行业标准2项、轻工行业标准68项、纺织行业标准55项。 早在2019年5月17日举行的“2019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表示,我国信息通信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5G移动通信网 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等447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5G移动通信网 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等447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施日期见附件),其中通信行业标准32项、电子行业标准14项、化工行业标准151项、石化行业标准8项、冶金行业标准19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4项、建材行业标准23项、机械行业标准39项、汽车行业标准3项、船舶行业标准29项、航空行业标准2项、轻工行业标准68项、纺织行业标准55项,现予公布。 以上纺织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联通5G智能手机是怎么回事?什么时候上市? 本文摘要:在各大设备厂商、运营商的希望下,5G时代离我们早已越来越近。 在各大设备厂商、运营商的希望下,5G时代离我们早已越来越近。今日晚间,中国联通在官方微博上回应,首批5G智能手机测试机月交付给
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濮振宇)8月13日,中国移动发布上半年财报([URL])。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移动营收为3899亿元,同比增长0.1%;通信服务收入为3582亿元,同比增长1.9%;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457亿元,同比下降3.6%;股东应占利润为558亿元,同比下降0.5%。 之所以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直接原因在于成本的攀升
从曾经的2G时代到现在的4G、以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无线通信的升级都会对网络设备的研发提出新的需求。在需求的驱动下,中电文思海辉网络设备研发支持服务解决方案应运而生,通过一支主要从事电信网络设备和系统的软硬件研发和支持服务的专业化团队,为设备提供商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服务。 中电文思海辉网络设备研发服务团队提供如下服务: 电信业务应用及运营维护等系统软件研发和测试服务
近日,中兴通讯率先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首创的毫米波OTA(Over-the-Air Technology)性能测试系统中,完成全球首家、基于多探头暗室、端到端的毫米波系统性能测试。中兴通讯的毫米波基站系统,不仅完整验证了毫米波OTA系统的测试规范,而且在不同的复杂信道下,均保持着良好的端到端性能,标志着毫米波商用系统向前迈出一大步。 全球5G毫米波商用时间表日渐清晰,但其基站、终端、芯片、仪表等仍需在各种场景下大规模验证,才能满足未来的商用需求
6月13日上午消息在昨天召开的“2017年IMT-2020(5G)峰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表示,大视频、大连接和数字化服务,正在驱动运营商加速转型,而5G标准所定义的三大典型应用场景,恰恰可以满足运营商在不同场景下的网络需求,5G正是运营商转型发展的战略性的契机。 杨志强认为,5G必须面向运营商的新型网络架构来进行重新设计,重新面向cloud native进行开发和设计。但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链还是面临着诸如SBA架构成熟性、自动化运维、端到端的5G标准、传输以及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金年会官网登录(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以下简称“金年会官网登录”)是一个提供无线接入系统解决方案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主要业务以设计无线接入系统解决方案,生产制造无线通信系统用天线、射频电缆、射频元器件、基站组件为主。业务分布欧洲、亚太、中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4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商标,是全球知名的无线接入系统方案提供商。 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成就国际优秀企业
基于南天信息多年企业网络服务经验,为大型企业客户提供全域的软件定义网络解决方案,覆盖云计算数据中心、IoT涉及的边和端网络环境,包括:云数据中心软件定义网络(SDN)资源池规划设计与平台搭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互联网络(SDN-WAN)规划与平台搭建;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的规划设计与平台搭建;软件定义接入网络的规划设计与平台搭建。 1、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中东西向流量大增,需要精细设计和有效管理; 2、不同厂商SDN技术实现存在差异,多厂商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统一集成存在困难; 3、随着企业多云/多中心架构部署,核心及广域网流量的灵活调度成为常态化需求。 为云数据中心提供多厂商兼容的统一SDN网络资源池解决方案,向云管平台提供统一的北向API接口